來稿|铀浓缩去向不明 美國以色列陷入另一“困境”
来稿作者:陈文坪
来到21世纪20年代,世界已经走向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境地。强国可以“瞎编”一个自己的说法、理由给国际社会,就可挥军入侵或军事侵略或轰炸他国领土。这种赤裸裸的谎言、杀戮,与流氓如出一辙。不但自己国家的人民受灾受难,也给国际社会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
美国总统特朗普吹嘘自己任内没有发动战争。话音刚落,他却下令轰炸伊朗,亲自参与以色列发动的中东战事。这难道不是对他国的军事侵略吗?特朗普早前吹嘘要“真正结束”以色列伊朗的战争,现在亲自利用最先进的B2轰炸机炸毁伊朗核设施。这就是假仁慈的姿态。
这场战争将是“无休止”的,仇恨是不会轻易消失的,更何况新仇加旧恨。美国、以色列即便推翻伊朗现政府,继承者或伊朗人民还是会找机会加以反击。美国在与伊朗谈判还未结束,就迫不及待轰炸伊朗三处核设施。伊朗已终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而早前的几十公斤铀浓缩去向不明,无法追踪。战事看似完胜,却加剧国际社会的更多争端。
进入六月,是个多事之夏。不但世界多地出现高温天气而影响工作生活,中东战事更是一波未平(以哈)一波又起(以伊)。一夜之间,伊朗境内多地火光四起、炮声更是震耳欲聋;以色列境内也难以幸免,多地也炮火硝烟。导弹、飞弹、无人机、巨型钻地弹(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 战斧导弹在各地炸开。军事设施、民用建筑、医院毫无差别被炮弹击中,毁坏不堪,伤亡惨重。
美国与伊朗的第五轮核谈判5月24日在罗马落幕。谈判虽没有取得多大进展,但也还没结束。美伊已经敲定6月15日再回到谈判桌。
然而,就在谈判前两天,以色列国防军6月13日凌晨采取先发制人的攻击,对伊朗发动名为“崛起之狮”的军事打击行动。以军出动200架战机,投放约330枚炮弹,袭击伊朗全境100多个目标,包括三个核设施的场地。造成死伤多达三位数。
别把伊朗看成不堪一击。再好的空防系统,也有弱点的地方。以色列中科院被伊朗导弹击中,就是最好说明。
以色列狂轰滥炸伊朗境内目标,伊朗也不不甘示弱,更没有放弃回击的机会。伊朗同一天深夜至隔天也发动对以色列四轮攻击,发射约200枚弹道导弹以及无人机。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市中心,一栋高楼遭袭击,附近拉马特甘,也有一栋公寓楼被摧毁;以色列著名的魏茲曼科學研究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多栋建筑也受破坏,伤亡几十人。
作为与伊朗直接谈判的特朗普政府不是喊停,反而加入以色列的战局。6月21日,美军袭击了伊朗境内的三处核设施,投下了六枚“掩体炸弹”(Bunker Buster)打击伊朗福尔多等地核设施。福尔多是伊朗铀浓缩设施的关键所在地之一。
美国亲自参战,军事轰炸伊朗。伊朗也对发射导弹打击美军驻卡达尔基地。美国务院也随即发出全球警告,要求美国大使(领事)馆、公民在外必须注意安全。可见,美军轰炸伊朗,已使美国自身陷入无休止困境。
世界也因以色列-伊朗战事、美国轰炸伊朗核设施而产生严重分歧。这场战事,除了给以伊人民带来伤亡外,也给世界各国带来无端端的损失。以伊相互发动武装攻击,造成了对波斯湾多国领空关闭、霍尔木兹海峡(Strait of Homuz)航道等的冲击。
各国为安全起见,商船绕道远行、航班延误,许多来回中东多地的航班被迫取消或改道,旅客滞留机场无数,有家归不得。而商企面对海运费、燃油费、保险费相继提高,货品价格也因各种费用增加而上涨,连带物价也将继续上涨,最终得由消费者“分摊”。
以色列、美国对伊朗这场战事,无论是大国或小国,大企业或个体商户都须为战争付出更高、更多“代价”。如日常生活中油价上涨、安检加强、运输费增加等等这些都须要由消费者来支付。换句话说,全世界都须为之“埋单”。
目前战事虽“偃旗息鼓”,伊朗的核设施也被“毁”了,但所掌握的技术是消灭不了的。就如你可以炸掉实验室,但新的实验室会在各地建立起来。核设施也是如此,更何况没有人清楚伊朗核设施目前的状况如何。万一把核技术“转售”出去,想追踪都难。如是这样,美国、以色列自身已陷入另一种“困境”。
作者陳文坪是新加坡時事評論人,關注新加坡、馬來西亞、中港台等地的政治時事和經濟民生。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