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九龙城|联厦联管计划是唐楼管理的灵丹妙药?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黄文港

根据统计处于2024年的数字,香港超过50年楼龄的大厦约9200幢,当中有约50%为没有升降机的唐楼。大厦和人体一样,年纪一大,各种毛病就自然会出现,这些大厦各自存在不少“病痛”,因此政府部门经常向大厦业主发出命令,要求改善大厦的结构、消防安全或电力装置。

而九龙城区唐楼众多,单单在土瓜湾“五街”和“十三街”范围已有108幢旧式唐楼。当中有五成属于无立案法团、无居民组织、无管理公司管理的“三无大厦”和法团停运的大厦。这些大厦一般环境较差,没有人管理大厦的公用设施,当收到政府部门的命令时候,这些居民一般难以集资改善居住环境,从而令这些大厦环境更为恶劣。

为何不组织业主立案法团?

一般而言,旧楼的业权较为松散,有部分业主将单位出租,自住业主可谓谓寥寥可数,加上多数自住业主是年岁甚高,对于法团的工作有心但无力。资金难以筹集再加上以上各种原因,聘请管理公司在唐楼而言可说是“天方夜谭”。如何管理?或许没有“管理”可言。

本人身为九龙城区议员,经常协助“三无大厦”成立法团,奈何经我们和一众有心居民的努力,一般都以会议人数不足而流会收场。若果需要筹集资金,例如维修大厦公用设施,议员办事处变成为一个中间人,协助求助的大厦收集款项。无疑,区议员办事处为区内居民服务是铁一般的责任,但这个情况是否健康和应该持续下去?本人认为肯定不是!

有问题,点解决?

可幸的是,政府留意到唐楼的管理问题,早于2022年市区重建局在九龙城侯王道试行“联厦联管”计划,将同街道内几座没有法团的大厦共同聘请一间管理公司一并管理。随后在《2024施政报告》中,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在九龙城区试行计划。现时在九龙城区除了侯王道以外,“十三街”土瓜湾道有两座参与试行计划。而本人办事处正积极联系“十三街”内多座大厦,了解参与随后的计划,让大家生活得以改善,暂时已有部分大厦表示有意参加。

“联厦联管”计划可为唐楼居民筹组大厦业主立案法团,同时市建局亦作为一个统筹者,当大厦收到政府部门命令或者公用设施需要维修,需要集资时,可协助大厦集资及聘请工程及顾问公司。如遇到业主欠款,更可为法团协助追讨款项。此计划解决了唐楼法团所面对的困难,即使对于已成立法团的大厦而言,吸引性亦非常之大。

九龙城区议会到地区宣传“联厦联管”试验计划,图为(右至左):九龙城民政事务专员暨区议会主席蒋志豪太平绅士、区议员林博、区议员黄文港。(作者提供)

“联厦联管”仍处于试行阶段,期望试行后得到居民的肯定,改善大厦质素,从而扩展至全港实行。以这颗“定心丸”,团结和协助一众唐楼居民,改善生活情况。

作者黄文港是九龙城区议员,工联会社会事务委员会委员。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 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 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