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路共享|瓦努阿图之旅:爱与援助的冒险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甘焯墉

当我们踏上归途,村民们依依不舍,村长满怀感激地向我们表达谢意:“希望你们有一天能够再来。”他的话语让我们的心紧紧系在这片土地上。这次瓦努阿图之旅,不仅是一场援助行动,更是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探险。

在今年2月,共享基金会也与当地卫生部签署了为期两年的“疟疾、登革热及虫媒疾病防控项目”合作备忘录,正式成为第8个项目国。项目会于2025至2027年在全国开展,并由今年3月至7月进行先导项目。

作为基金会的项目专员,这是我第一次参与海外工作,与三位分别来自中文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的医科生,他们是基金会的学生青年大使一同怀揣著热忱,迎接我们的国际援助初体验。

我们从香港国际机场启程,途经澳大利亚布里斯本,最终抵达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这座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岛国,长年受地震与风暴侵袭。去年12月的7.3级地震摧毁了大量建筑与基础设施,导致供水与电力中断,许多家庭陷入缺乏饮用水、食物及医疗支援的困境。基金会决定伸出援手,向当地提供灾害应急物资,帮助居民做好准备,应对未来的挑战。

我们携带了十多箱应急物资,包括保温毡、电筒、急救包、万用军刀及药品等。然而,刚踏入瓦努阿图机场,第一道考验便迎面而来——所有行李遭海关扣查。由于行李需待隔天下午才能取回,我们便抓紧时间整理物资,确保一切井井有条。青年大使们更是投入演练,模拟如何向村民讲解灾害应急包的使用方法,努力让援助不只是物资的提供,而是知识与能力的传递。

到了第三天,我们踏上前往村落的崎岖道路,颠簸的旅程让我们犹如坐上一场冒险电影里的震动特效,双手紧抓座椅,却不忘一路高唱周杰伦的歌曲,以欢笑驱散疲惫。当车轮终于停下,村庄宁静而朴实,我们迅速布置物资,准备迎接明天的重要时刻。

早上九时,迎著微凉的晨风,我们正式展开物资发放。村民们早已聚集,满脸期待地看著我们,眼神里透露出兴奋与好奇。青年大使耐心地讲解如何使用应急包内的物资,村民们聚精会神聆听,场面热烈而温馨。看著他们认真学习如何应对未来的灾害,那份求知的热忱让我们深感欣慰——这不仅仅是物资的发放,更是让村民拥有自我保护的能力。

午后,青年大使们与村里的小朋友们玩成一片——足球在泥地上翻滚,笑声在树林间回荡,孩子们的眼睛闪烁著纯真的快乐,那一刻,我们忘却了语言的隔阂与文化的不同,只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交流。

这次旅程,不仅是一次工作,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瓦努阿图的居民虽然身处艰难环境,但他们的乐观深深触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看到了希望的力量,也明白了援助的真正价值——不只是物资的提供,而是爱与温暖的分享。

共享基金会是一家于 2018 年在中国香港成立的非政府慈善机构,旨在向“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的人道主义援助,实践“民心相通”。目前正为老挝、柬埔寨、吉布提、塞内加尔及毛里塔尼亚提供免费白内障手术治疗,以全面消除该国因白内障致盲积压病例为目标;另正积极进行传染病媒介疾病防治工作,项目点包括东帝汶、洪都拉斯、吉布提、中老铁路及瓦努阿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