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启刚|政府弹性调整精英资助 灵活思维助运动员专注发展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日前宣布将调整精英运动资助制度,维持桌球及网球作为“A级”精英运动项目及提高运动员直接资助金额。今次调整不仅回应了体育界的长期诉求,更展现了政府在精英体育政策上的灵活思维。

笔者早前发表《改革体育政策 促进香港精英体育发展》精英体育研究报告,亦强调现行资助制度需增加弹性,以适应不同运动项目的独特性。今次政府的调整方向,正是朝着此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未来我们应持续优化制度,让香港运动员能在更完善的支援体系下专注发展,提升竞争力。

精英资助制度需摆脱“唯奖牌论”

一直以来,香港的精英体育资助制度主要以奥运、亚运等大型综合运动会的成绩作为评核标准。“唯奖牌论”机制虽然能确保资源集中投放于高竞争力项目,但忽略了不同运动项目的独特性。以桌球为例,尽管桌球并非每届奥运及亚运的常设项目,但香港桌球运动员如吴安仪在世界赛事中屡创佳绩,目前高居世界排名第二。同样,网球运动员黄泽林近期在ATP 1000分赛事中创下香港球手最佳成绩,证明网球选手的国际舞台不仅限于奥运或亚运,而个别项目的大赛影响力甚至堪比奥运、亚运。

今次政府决定保留桌球及网球的“A级”资助,正正体现了政府愿意聆听业界声音,并以更全面、更具深度的视角评估运动项目的价值,弹性调整更加避免优秀运动员因制度僵化而失去支援,影响长期发展。

新兴运动与非主流项目需获更多关注

除了传统强项,近年新兴运动如滑板、霹雳舞等迅速崛起,更成为2024年巴黎奥运的正式项目。然而,现行精英资助制度对新兴运动的门槛过高,有潜力的年轻选手因未能符合固有“奥运或亚运项目”的硬性要求,而难以获得足够资源。

笔者在研究报告中建议,政府应把握世界体育趋势,积极支持新兴运动发展,并在资助评核机制中加入更多元化的指标,例如国际单项赛事成绩、商业潜力及社会普及程度等。今次政府对桌球及网球的弹性处理,可视为一个良好开端,未来应持续检视机制,视乎情况对其他具潜力的运动项目作针对性支援,让香港体育发展更趋多元。

提升运动员直接资助 体育产业化助全面发展

此外政府亦宣布将精英运动员的直接资助额上调8.3%,“成年队”入门组别的资助由每月7,130元提高至1万元。资助金额的提升只是其中一环,长远而言我们应继续推动体育产业化发展,以商业力量带动运动员发展,同时参考国际经验,建立更完善的运动员生涯规划支援,包括教育进修、职业转型等,确保运动员在退役后能在不同方面多元发展。笔者亦正检视了及强化港协暨奥委会辖下香港奥林匹克学院的功能,做好体育专业化及产业化的载体。

政府的弹性调整,标志着香港精英体育政策进入新阶段,未来期望社会继续关心体育界,政府持续推出更具前瞻性的政策,成就香港体育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

作者霍启刚是立法会议员、港协暨奥委会副会长、香港奥林匹克学院主席。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 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 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