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党|《哪吒2》折射下的香港竞争力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周小稞

2月18日,在《哪吒2》于内地大火三周、票房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后,千呼万唤的香港首映礼终于在香港铜锣湾举行。现场人头簇拥,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与东方影业、洲立影片、银都机构及英皇电影四大发行公司的老板高管等一众嘉宾名人出席。《哪吒2》从22日起在港澳地区全面上映,全港56家营业影院有52家参与排片。由于预售票房理想,排片场次已由最初的500余场调高至800余场。笔者查看了一下22日附近嘉禾黄埔影院的排片情况,19场次《哪吒2》占了9场,所有显示“少量”剩余座位的都是《哪吒2》,而其它各片包括《美国队长4》、《看我今天怎么说》等都显示还有“大量”的剩余座位。

《哪吒2》在香港的火爆开映势必将为香港一直以来疲弱的影院生意带来一片生机。尽管去年底《破••地狱》的破纪录票房让香港的影院畅旺一个月,但全年的总票房仍是过去13年来最差,一年内有9间戏院宣布结业或停业,占到香港戏院逾一成。香港太需要像《哪吒2》这样的劲爆大片来拉动不堪的市场。事实上,《哪吒2》也确实给过去一年来陷于低迷的内地票房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在《哪吒2》的带动下,2025年春节档无论是票房还是观影人次都创历史新高,年初以来的总票房到2月16日就已突破人民币200亿元,也刷新年度票房最快破200亿元的记录。而全国各地的影院更是“忙得飞起”,有影院就表示,过去两个星期卖出的爆米花比去年平日三四个月卖得都多。《哪吒2》让很多影院赚到了全年一半的钱,也让很多影院极大缓解了过去一年来面临的经营压力。

按理说,《哪吒2》对于嗷嗷待哺的香港影院市场而言简直是“泼天的富贵”,但何以会迟到三周后才在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上映呢?根据香港01的报道,正是因为《哪吒2》太火,本港的四间发行商都想拿到独家发行权,结果各方各不相让,让《哪吒2》的上映一拖再拖,最后逼得内地有关单位出面一槌定音,由四家发行商联手发行,《哪吒2》这才得以最终上映。笔者并不了解香港发行外部电影的具体流程与机制,但此次《哪吒2》在香港的上映遭遇的确暴露出现行模式的弊端,本来大好的商机却因为商业的内耗以及合作共赢机制的缺位而大打折扣。如果不是中央有关部门出手,《哪吒2》真不知道何时才能上映。

在这次《哪吒2》的发行事件中,本地商界不仅要反思电影发行涉及的行业竞争与合作机制中存在的弊端,也要检讨自身的商业判断力。今年的春节档,香港并没有完全排斥内地的贺岁片。事实上,《射雕英雄传》和《封神第二部》都是同步在香港上映,但遗憾的是,香港发行商主推的这两部电影恰恰是今年内地四大贺岁片中表现最差的,而这两部电影与其他两部电影的差距在上映两天后就已现端倪。之后香港发行商在《哪吒2》和《唐探1900》这两部电影中又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唐探1900》2月13日在香港正式上映,比《哪吒2》早了9天。要不是香港电检处加快了《哪吒2》的审批,双方天数差距可能还要大。

《哪吒2》没有让港澳的观众失望,尽管其上映被拖后得如此之久。22日全天,《哪吒2》大卖657万港元,不仅成为港澳影史上动画电影和内地电影开画票房冠军,而且离《破••地狱》创下的首日747万港元的开画票房不足百万港元。按照目前的势头,《哪吒2》极有可能成为继《毒舌大状》、《九龙寨城之围城》及《破••地狱》后第四部票房过亿港元的华语电影。如果当初一早引入《哪吒2》并发行粤语版,那么《哪吒2》很大可能超越《破••地狱》成为香港最卖座的华语电影,不仅会挽回因《哪吒2》推迟上映而导致的北上观影引发的票房流失,而且还能以粤语版开拓东南亚乃至美加澳新市场,为香港创造额外收益。

以往笔者常常批评香港政府的无为损害了香港的整体竞争力,但此次《哪吒2》的上映波折却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香港商界乃至整个社会竞争力的下降。一方面埋怨没有机会,另一方面当《哪吒2》这样的“泼天的富贵”出现时却又不能充分把握与利用这样的机会。当内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涌现出华为、比亚迪、大疆、宇树科技、深度求索这样的现象级企业以及无人机、机器人、黑神话悟空、DeepSeek、《哪吒2》这样的现象级产品时,香港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产生过现象级的企业吗?出现过现象级的产品吗?很遗憾,答案是没有。

香港回归以来享尽“一国两制”的制度红利。大量内地优质企业来港上市,夯实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大量内地私人资金涌入香港,造就了香港房地产市场长期牛市;大量内地自由行游客蜂拥而至,零售旅游餐饮行业坐地生财。香港的各行各业按照内地的标准,几乎是躺著赚钱。不仅如此,不少行业还自我封闭,排斥外来的竞争势力;还有不少行业则背靠政府日益膨胀的财政支出而捞取利益。久而久之,香港的各行各业还剩多少竞争力?“内卷”当然痛苦,但不卷竞争力何来?如果自己不卷自己,最后让别人来卷的后果可能更不堪承受。

作者周小稞是紫荆党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