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点论政|毕竟是血浓于水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刘仲恒

不久前,政府医务卫生局跟医管局一起宣布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新闻,就是在内地各部委和医疗机构的全力配合下,八个月大的女婴祈祈终于获得来自内地的跨境器官捐赠,并已在香港儿童医院完成了心脏移植手术,让祈祈宝贵的生命得以延续。

器官移植堪称是20世纪医学界的奇迹。在那之前,不少疾病晚期和不可逆转器官衰竭的病人都会无奈死去,而器官移植的出现,造就了延长预期寿命和改善生活质量,让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跟祈祈个案相似的还有比较多人熟悉的肾脏移植,跟俗称“洗肾”的透析相比,肾脏移植明显可以提高肾病患者的存活率。另外,器官移植对于治疗患有肝脏和肺部不可逆转疾病的患者来说,往往也是挽救生命必不可少的一个治疗方式。

把器官移植称为奇迹是不无道理的。首先,每一个可以用作移植的器官都是来之不易的。即使有人或捐赠者家属同意捐赠,医生也必须马上开始做最严谨的检查,以确定该器官跟患者可以配对,适合移植到病人身上,同时能在日后发挥效用,使接受移植那人的生命可以延续。

有一个道理非常显而易见,就是在器官移植这个领域里,做好移植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速度,一言以蔽之就是“快”。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捐赠得来的器官是肉做的,如果动作慢了便会令到器官的细胞坏死,那么即使得到了也用不著,成为得物无所用的状况。所以,跟笔者同业的心脏内科医生曾经说过,移植心脏是个分秒必争、异常紧凑的过程,最好要在半天到一天内完成,过程越快越好,要分秒必争, 不可以浪费时间。

在这次祈祈的个案中,笔者看到的是这样的事实:在这次跨境器官捐赠过程中,内地和香港的相关部门体现出非常高效的跨境合作。中央一批准,包括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关总署、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出入境管理局、广东省公安厅交通指挥中心、广东省和深圳市的海关、边检、医院和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中心等18个内地部门,超过100名工作人员马上动员起来,把心脏送来香港。港方的儿童医院收到心脏后马上启动手术,大约6.5小时后完成手术。

在这件事里,相信笔者能感受到的,相信大家都能体会:我们都是同胞,毕竟都是炎黄子孙,血浓于水!器官移植可以为所有年龄层患有危及生命或重要器官损伤的病人提供重生的机会,但器官捐赠的需求远超供应。以美国为例,每天有超过10万人等待著器官移植,但每年进行的移植手术只有大概4万宗。香港人口不多,祈祈要在本港找到合适的心脏,机会微乎其微。现在幸而获得国家的全力支持,祈祈得以重生。希望未来,我们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器官捐赠的行列中来,让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续,让更多的家庭得以团圆。让我们一起为这个充满爱的世界加油,让希望的火种永远燃烧下去。

作者刘仲恒是放射科专科医生、香港大学公共卫生硕士、团结香港基金顾问、香港全球专业青年倡议行动创始召集人。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