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凯.杰语|香港为何不能有自己的巴塞或利物浦?
来稿作者:郭凯杰
近日盛传巴塞计划于夏季来港进行表演赛,但启德体育园的场地已被利物浦抢先预订。本港体育粉丝众多,每年此类世界级队伍的表演赛都吸引大量观众入场。然而,此事引发的讨论不应仅停留于场地安排,而是应延伸至香港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
表演赛毕竟只能在休季期间举行一两次。盛事对于体育产业及整体社会的经济效益究竟有多大呢?
根据统计处资料,体育及相关活动的经济增加值约为380亿港元,占香港近三万亿元GDP的约1.4%。相较之下,2024年预计举办的200多项文体旅等盛事总收益仅约40多亿港元,而单算体育活动的收益更少。由此可见,即使多办几场一年一度的盛事,其经济效益最多也仅数亿港元,对整体产业的影响十分有限。这并不代表盛事不值得推动——而是有关当局应认清,这类盛事在本质上对社会氛围的意义远大于经济效益。
反观外国体育产业发展成熟的国家,美国单单是一队洛杉矶湖人2023/24年度的营收就高达5.2亿美元,英超曼联则高达6.6亿英镑。换算成港元,一支足球队加上一支篮球队的营收就超过百亿,相当于香港所有文体旅盛事总收益的两倍以上。由此可见,要真正惠及经济民生与库房收益,香港需要跳出短期盛事的框架,通过产业化发展建立稳定的经济输出。如果香港能有多支让全港广为认识的职业球队,每次常规赛事都能吸引民众进场,自然可以每周都有盛事,又何须依靠每年一度的表演赛赚钱?
事实上,香港自身的体育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观众也不少。港队每次出赛总能吸引不少捧场者。不过,在球队层面上,香港本地联赛的吸引力却未如理想,地区性的球队经营固然困难,固定入场支持的群众也不多。归根究底,香港人口基数只有七百万人,地区性的球队很难引起足够的关注及累积足够的球迷令球队规模足够大,从而带动体育经济的发展。
体育产业要真正发展起来,必须扩展观众群;因此,从全国乃至亚洲的联赛入手是必然的选择。试想如果屏幕上出现的并不是大埔对深水埗而是对某省份对香港某队的对决,对香港乃至国内观众的叫座力岂不是大得多?
职业球队一般有四大收入来源:一是门票收入,二是商业赞助,三是纪念品销售,四是比赛转播权(如电视等)。这些收入全部都与球迷人数相关。这也是为什么参加区域性联赛或杯赛如此重要:在主客场的设定下,球迷会专程飞到客场观赏赛事,在门票收入以外也为当地带来旅游、酒店、餐饮上的收益。
要推动职业球队(如篮球、足球、网球、榄球、棒球等)的发展,需要有场地、资金及人才的支持,政策上的配合不可或缺。简单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职业球队要订场训练或比赛,却随时可以因没有场地而告吹,自然难以为继。另外,由于并无先例,当局本身并无针对该等队伍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资源,而是按活动申请M品牌的资助。如要长期推动职业化、产业化发展,政府须有全盘的规划,
香港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突破短期盛事的限制,走向更可持续的产业化道路。要打造成熟的生态系统,应以职业球队为核心,通过吸引更多球迷、赞助商和国际关注来扩大影响力。如此一来,香港的体育产业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并在经济和社会层面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作者郭凯杰是团结香港基金助理研究总监、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亦是政府咨询委员、大专讲师及顾问、专栏作家。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