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香港具条件办更多大型演唱会发展为演唱会之都
来稿作者:周厚立
从戏剧到舞蹈,由流行音乐到戏曲,香港是东西方表演艺术的中心。香港确实具备很多条件来发展成为演唱会之都,包括现代化的场馆、高效的交通系统、多元的文化氛围以及强大的观众基础。这些因素使得香港成为吸引国际和本地艺术家举办大型演唱会的理想地点,发展为演唱会之都。
于1983年就建成的红馆见证过香港乐坛的黄金时代,被视为香港流行乐最具代表性的演出场地。只要提到香港的演唱会场馆,红馆在人们心目中总有一席之位。在各类粤语流行歌曲随著香港电视剧的爆红传遍大街小巷的年代,有名气的歌星们都会来红馆举办演唱会。在红馆举行个人演唱会,曾被视为香港歌手演艺事业的里程碑。
只要谈论到粤语流行文化,媒体总会提到80、90年代的香港。流行文化一直是香港的软实力,特别是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年代,无论是电影电视作品、流行歌曲、广播电台都发展蓬勃,冠绝东南亚,堪称流行文化的黄金时代。
香港流行文化在香港文化中可谓举足轻重,一直是香港文化的重要品牌,反映香港人具有相容中西、南北和新旧文化的智慧,造就了一个充满活力并荟萃内地、香港及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汇点香港在流行文化方面成就斐然,香港人都引以为傲。香港流行文化提升香港人的文化自信,保持香港独特的文化魅力,促进香港与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巩固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地位。
如今,香港乐坛和香港流行曲的黄金时代已成为人们口中感慨万千的历史,随著越来越多演唱会场馆的启用,红馆的灯光也不如往日明亮。在到来的2025年,香港又一新场馆——启德体育园计划启动,将会拉开香港演唱会的新篇章。
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1月8日在立法会表示,就本地表演场地容量而言,若举行演唱会的场地可容纳超过10000名观众,可视之为大型演唱会。根据局方估计,2023年至2024年大约有每年350场大型演唱会,即平均每个月便有约15场大型演唱会举行。粗略估算这些演唱会有超过420多万名观众;当中有超过150万旅客,他们为香港带来约37亿元消费额,经济增加值约22亿元。当中个别演唱会,尤其是涉及非本地表演者及支援团队的演唱会,更可带动接近过亿直接开支。
随著启德体育园的落成和启用,香港可举行更多具规模和经济效益的演唱会,令香港成为举办大型流行演唱会的绝佳地点,也符合政府在《文艺创意产业发展蓝图》提及发展香港成为流行文化之都的目标,以及《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提及发展“盛事+旅游”的长远方向,打造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在这个发展方向下有三个重点,包括(一)巩固香港成为国际文化盛事之都;(二)利用香港国际化的策展和创作技巧,推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香港独特文化;以及(三)吸引内地及海外艺团及艺术工作者与香港进行文化交流。
香港中西文化交融,拥有两文三语的环境,加上独特地理优势,全球超过一半人口可以在五小时内飞抵香港,香港流行文化向来发展蓬勃,使得香港成为国际演唱会举办的理想地点。大型演唱会不仅能吸引市民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还能带动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气氛,刺激本地消费。特区政府如果能够继续支持和推动这类活动,无疑会为香港带来更多的经济和文化效益。
当刀郎的音乐响起,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总能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外媒对音乐人刀郎的线上演唱会《山歌响起的地方》给予了极高的赞誉。纽约时报等权威媒体毫不吝啬地盛赞刀郎,称他的线上演唱会代表了中国真正音乐人的最高水准,是中国乐坛一位杰出的音乐人。纽约时报指出,刀郎的音乐完全有能力走向世界,这是真正的音乐文化自信。在他的线上演唱会中,刀郎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歌唱才华,还向观众呈现了古琴、二胡、箫、马头琴、唢呐、阮、板胡、京打、琵琶等多种乐器,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超高专业水准的音乐视听盛宴。就连谭咏麟评价他:认为刀郎是我们国家,难得一见的几位歌手之一,将为两地带来更多的机遇。就连谭咏麟评价他:认为刀郎是我们国家,难得一见的几位歌手之一,将为两地带来更多的机遇。
不少港人接受访问时表示,很期待刀郎赴香港开演唱会,刀郎的声音不仅蕴含著情感,更是一种对音乐的执著追求。他所演绎的,每一个词句都承载著厚重的故事,让听众在旋律中感受到共鸣。香港和内地文化和娱乐产业的共同发展。
网友说有一个好消息是说,香港现在也在邀请刀郎,你到我们香港来玩一场,而且我们香港的一些港星,港台歌星也愿意到场给你去助阵也好,伴唱也好,什么都好。香港媒体三邀刀郎,港文旅也喊话了,力邀刀郎来香港开演唱会。
作者周厚立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岛各界联合会会长。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