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珊|推广香港优势 推动京港合作
来稿作者:杨莉珊
特首李家超19日率特区政府代表团赴北京,出席第27届京港洽谈会,重点推介香港金融、科技创新和商贸物流产业。特首办发言人18日书面回复传媒指,香港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创为主导,要提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速度和质量。 李家超在今次行程中,亦会出席中国国家工业和资讯化部与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有关新型工业化合作协议的签署仪式。 除了政府官员外,特区政府亦透过贸发局、投资推广署、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等,组织香港商会及工商界知名人士、企业代表组成代表团一同出席会议。
今年的京港洽谈会以“优势互补、共创繁荣”为主题,将举行15场专题推介活动和其他配套活动,且增设“投资香港”主题推介活动,围绕香港独特优势、营商环境、服务京港两地企业合作措施等方面进行主旨演讲和推介。李家超表示,今年的京港洽谈会首次增设投资香港主题推介活动,围绕香港独特优势、营商环境、服务京港两地企业合作措施等方面作主旨演讲和推介。
早在2004年9月1日,香港和北京同意创建名为“京港经贸合作会议”的合作机制,并同时确立7个领域,作为主要合作范畴,包括经贸、专业人才交流、教育、文化、旅游、环保及奥运经济。
转眼间,京港洽谈会已踏入第27年,见证了京港两地经贸关系愈来愈紧密;这27年也标志着承先启后,开创新格局的历史程序。京港洽谈会促进了两地政府、企业及投资者在不同领域,广泛和深度交流合作,包括金融、专业服务、科技、“一带一路”建设等,推动京港两地高水平互利共赢,创造重大经济价值。
以去年为例,京港洽谈会签约的双向投资重大专案达到34个,涵盖商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数码经济等多个领域。去年京港创新发展论坛,论坛由中国香港(地区)商会和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主办。论坛以“创新无处不在 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探讨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推进京港两地交流合作。笔者作为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表示,在协同效应下,京港两地应用好各自在科研资源、人才、资金和市场空间等方面的优势,进行深度链结,进而最大程度发挥互补作用。
近年来京港两地经济合作成效明显,合作领域从传统的贸易、投资领域,逐步扩充套件至金融、科技、文化、医药卫生等领域。投资方向由香港单向输入到两地投资双向奔赴,共享发展机遇。去年京港洽谈会显示,26年来,京港洽谈会累计签约项目570多个,合同金额1100多亿美元。2023年1月至9月,香港在京设立企业424家,实际利用外资92.6亿美元,规模占北京实际投资的84.8%,位列第一。
第二十六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刚在同年第二十六届京港洽谈会之后成功举办,这两个京港两地之间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深化北京与香港政府、企业及产业的交流合作,推进京港共同贡献国家高质量发展。
特区政府会重点推介香港在金融、科技创新和商贸物流这三个极具优势的产业。在金融方面,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特区政府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运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贡献国家高质量发展。北京是国家的金融管理中心,汇聚了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大量金融机构,金融总资产已超过200万亿元人民币。香港则是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通往世界金融市场和接触环球投资者的门户。两地同心加强金融合作,定能为国家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科技创新方面,香港是亚洲一个战略性商业平台及科技交易市场,根据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由香港、深圳及广州的创新及科技业组成的广深港科技集群位列全球“最佳科技集群”第二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汇聚海内外人才,为创新发展带来重要动能。香港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发展蓬勃。2023年,香港初创企业数目增加7%至超过4,200家,聘用16,453名雇员。香港政府把生物科技、人工智能(AI)、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列为具有优势的四大发展范畴。粤港澳大湾区持续发展将带来源源机遇,确保香港可进一步善用各方面的优势,特别是研发能力、先进的科技基础设施、稳固的法律制度及首屈一指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
在商贸物流方面,贸易及物流业是香港四大经济支柱之首,香港一直是亚洲区内的重要商贸物流枢纽,亦是内地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的重要门户。香港拥有完善的运输基础设施,可与全球各地紧密联络,无远弗届,尤其是中国内地。 2021年,贸易及物流业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23.7%,提供约608,200份职位。同年,仅物流业已占本地生产总值6.2%,提供约185,500份职位。2022年,运输服务占本港服务输出39.9%。
特区政府与各方通力合作,通过京港洽谈会这个推进京港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促进两地政府、企业及产业交流合作,携手实现产业导向、驱动经济持续发展,为京港合作注入更大动能。相信京港洽谈会将延续双方合作热情,为两地带来更丰硕合作成果。
在“拼船出海”联合参与国家重大战略方面,京港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1周年为契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将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航运、城市管理、协力厂商市场开拓等领域,加强财税金融、商务、涉外法律、争端解决等方面合作,助力企业“走出去”。
作者杨莉珊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香港(地区)商会会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 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 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