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剑后”夺金本无争议 奈何政治立场被批斗

撰文: 01多声道
出版:更新:

来稿作者:Michael Feng

在2024年的巴黎奥运上,“剑后”江旻憓(Vivian)为香港夺得史上第三面奥运金牌,她“世一”的亮丽表现不仅为港写下历史,更令港人引以为傲。本来江旻穗应该会成为网络各方争相赞不绝口的“新宠儿”,其后江旻穗就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时的毕业论文曝光后,却迎来一众网民的质疑,各种冷嘲热讽突然出现在社交平台,这现象令人不禁叹息意识形态的祸害已经蔓延到体育界。不论江的政治立场如何,基于她作为一位中国香港运动员的责任和身份,她是清清白白的。

运动员为国争光是常理 “立场亲中”是意识形态攻击

江旻憓作为香港香港女子剑击重剑运动员,代表中国香港参加国内外赛事,与世界的剑手切磋,更屡获佳绩,包括2022年亚洲剑击锦标赛女子重剑个人金牌、2022年杭州亚运女子重剑团体银牌等。香港运动员为港为国争光,努力冲击奖牌,是最好的“爱国爱港”表现,但是Vivian在硕士论文中谈及“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就好像犯下天条般,网上关于Vivian政治立场的舆论开始发酵,事实上,明显是部分网民以政治角度看待一位运动员,渲染“立场亲中”等谬论,难道网民连运动员都要监督,或者要求选举产生?请他们除下“政治有色眼镜”,停止以“西方民主”干预体育等专业领域发展。

论文无需做到“人人满意” “洗版”不可取

Vivian的硕士论文名为《透过“占中事件”反思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完善路径》,一共58页,由“占中”一事出发,论述香港选举制度的发展及完善方向、《宪法》和《基本法》下香港选制的定位、《港区国安法》的实施等。该文文笔流畅、思路清楚,奈何内容不符合部分网民的政治立场,他们竟然对无辜的运动员发起“网络批斗”。所谓政治自由应该包括尊重他人意见和看法,不过这批网民却要求别人都要有一致的想法,否则就以敌意相对,在网络“洗版”、抹黑,这与西方支持“觉醒文化”的人士如出一辙,不尊重对方政治立场,视异见者为歧视者,只懂得当“键盘侠”攻击对方,原来这就是网民所说的“自由”,把“黄”“蓝”意识形态老调重弹,助长到处“扣帽子”的坏风气,这真的对香港好吗?

反对“体育政治化” 尊重政治中立

国际奥委会(IOC)主席巴赫(Thomas Bach)曾在恭贺2020年新年到来的贺词信件中提到:“我们坚决反对日益增长的体育政治化,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使世界团结及在和平竞争中的使命。从过去历史中可以看出,体育政治化没有好的结果,最终只会加深现有的分歧。”由此可见运动不应被政治主导、被意识形态操弄,当体育丧失了政治中立原则,这只会激化矛盾,而体育赛事的竞技性及多元性也会因此被扼杀,运动员尽管有个人的立场,也无阻他们在运动场上发光发热,恪守政治中立的界线一直是体育无分国界、肤色、性别的屏障,真正热爱和欣赏体育的人定会遵守。

Vivian突然成为了“体育政治化”侵袭下的受害者,实属无辜。请不要将运动员的成绩与政治立场相提并论,更不必要继续讨论运动员的个人背景。“港将”的努力全港市民有目共睹,我们应为他们的佳绩而感到自豪,并不是在政治立场上斤斤计较。

我们不会因为香港运动员的政治立场而感到“失望”,反而会给予他们希望。全城正热烈支持香港运动员参加巴黎奥运,我们要珍惜香港人团结一致支持港队的每一个瞬间,观看香港运动员精彩发挥的每一刻,以及分享奖牌的喜悦给每一个人。

作者Michael Feng是准大专生、2021年大湾区资优创意写作竞赛优异奖得主。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