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并施|华丰大厦火灾的主体责任应该是市建局

撰文: 胡恩威
出版:更新:

佐敦道华丰大厦火灾酿成5死40人受伤的悲剧,背后原因并不单单是政府部门监管不足那么简单,而是香港旧区重建整体管治失调。

华丰大厦楼龄60年,楼高16层,230个单位。这类型高密度住宅在六十年代是香港一种主流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类型有很多优点,用地率差不多100%,能够将土地用途充分发挥。而且能够提供高密度住宅,解决当时大量移民来港的居住需要。这类高密度建筑是香港的一个城市特色。

类似华丰大厦的建筑布满香港旧区,不单只是佐敦区。旧区重建的主要责任在市区重建局(市建局),目前市建局有650名员工,领导层主要都是工程师和商业建筑背景的专业人士,缺乏具备重建的学术与专业研究实践基础的团队。市建局的研究通常都是外判给“国际”顾问公司去做。华丰大厦本来应该是油尖旺旧区重建其中一个标志性建筑,旺角也有一两幢这样的大型高密度建筑,但在油尖旺旧区重建研究报告里,对于如何处理这些具备香港特色的高密度建筑完全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而在讨论华丰大厦火灾时,往往只是变成业主没有根据政府发出的指示,把责任推在业主身上。

华丰大厦本身是一个小社区,若果香港有健全的地区行政体制,油尖旺地区的行政官员便需要提供协助给这类以低收入人士为主的社区,促成不同形式的组织。现在香港政府管理旧区这类低收入人士为主的高密度大厦往往非常被动,而市建局基本上是一个为地产发展商服务的公营机构,员工对重建所需的综合研究能力并不重视。市建局有一些资金进行社区公关项目,但对于如何营造社区,市建局和发展局并没有一套整存的系统去处理。每当华丰大厦火灾这样的悲剧出现之后,政界也只会说要加强监管,传媒则会爆料说业主如何不遵从政府的指示进行防火维修以符合条例。这种事后孔明的报道及事后孔明式的监管,并不能真正解决香港目前20,000多幢旧区高密度旧楼存在的各样问题。

为什么市建局应该为华丰大厦火灾负上主体责任?因为正常的市建局应该对油尖旺区做一次地毡式研究,把楼宇分类并有系统地订立不同类型复修重建策略。应该伙拍负责地区行政的民政事务总署,透过地区专员、社区组织等联系大厦业委会,有系统性地协助旧区楼宇业主进行不同形式的维修。并应该设立旧区大数据,收集有关旧楼安全结构的数据。相关工程招标模式需要处理大量文件工作,旧区的立案法团都没有能力去做,市建局和地区专员应该提供这些服务,在价格合理正常的情况下为这些旧区的建筑物进行维修,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目前政府的招标模式,其实只能够应用在有足够行政资源下的团队身上。

市建局应该负起旧区里面所有楼宇的旧区维修工程统筹工作。大量㓥房都在旧区建筑物内,但是市建局有收集整理这方面的详细资料吗?市建局视而不见,它的主要功能就是“阴干”旧区,等待旧区死亡,继而顺利收楼。这就是香港旧区重建的策略。相比之下新加坡市区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做了很多系统性研究,从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到旧区建筑物复修设计,研究报告都会对外公开,并对报告提出的建议提出具体的跟进方式。

旧区重建是一个综合项目,涉及建筑工程的维修,涉及楼宇建筑物条例,涉及建筑设计、社区规划管理,涵盖了城市规划等各类型的知识,需要具备文化视野及长远的规划模式。然而,现在领导香港市建局的高层却是奉行拆楼主义和以大型楼盘式发展为主导。市建局应该为旧区㓥房问题负上主体责任,因为㓥房绝大部份存在于旧区里面的多功能高密度建筑。市建局应该直接参与。解决㓥房问题的工作,而不应该由政府总部里面做文件的官员用规管的方法去处理他们无法规管的㓥房问题。

旧区出现㓥房的原因首先就是这些高密度住宅容许㓥房的出现,第二是地点方便——低收入人士需要找接近工作地点且交通费低的地方。由此可见,旧区重建不是满足发展商兴建豪宅的需要,而是营造社会生活空间,创造更多不同模式的居住架构,让高收入中收入低收入人士透过旧区重建而拥有更有机和有活力的社区。可惜香港特区政府从来没有利用社区角度处理㓥房问题,政治团体叫叫口号,实质深入去研究香港㓥房问题少之又少,有些民间团体的往往也是用地产角度去看。其实㓥房问题涉及地政总署的屋契问题、规划署的规划指标问题、屋宇署的建筑物条例问题、消防处的防火规划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是香港未来发展的模式是不是需要完全消灭旧区,还是可保留这种高密度式的旧区建筑群?

当一个问题是多个政府部门都负有一些责任的时候,结果就变成没有一个部门须要负上责任,这就是目前香港政府“画鬼脚”式架构的弊病,基本上不去面对问题,而是把责任推到弱势社群身上。就像华丰大厦,把这类旧楼清拆,再交给大地产商原址发展,对政府来说是最简单最方便的处理方法。这做法的结果就是令香港多元丰富的旧区特色慢慢地被消灭,香港原有的中西文化交汇特色,也会被消磨。

目前香港各局豪宅式大型商场的发展模式单一,缺乏社区的特色和风格。早于30多年前,香港大学有几位建筑系教授已经进行了一些香港旧型高密度楼宇设计应用研究。这些研究其实可以转化为香港未来高密度住宅的新设计模式。

市建局过去几十年的外判旧区重建研究千篇一律,结论都是要把旧区所有建筑物拆除,负责统筹这些研究的政府部门和官僚,本身预设了一个结论,再引导顾问公司去找出需求和原因。专业学术研究最重要的是有专业开放性。在政治层面上,应该根据专家的研究,再进行政治判断。可惜现时是由官僚主导,很多时候都是“和稀泥”式研究结果。香港旧区重建只有单一一个做法,就是拆卸起豪宅。湾仔囍帖街是这样,观塘裕民坊也是这样。这种程序配合官员不需要用脑思考解决问题,把问题外判给社会、外判给市民,正正就是香港的施政特色。

华丰大厦事件,政府需要进行高层次的检讨,不单只是消防问题,而是这种多用途综合型建筑的社区特色是否可以在旧区重建?可以重新用现代化方法去演绎?能否创新活化?商场是商场、住宅是住宅、写字楼是写字楼的重建模式与规划概念,已经落伍。随着疫情出现,很多办公空间和居住空间混合起来,展现更多活力。这一方面,深圳、东京都开始做一些实验。但香港其实在60年代已有这种混合型发展,我们曾经是属于世界先进的。既然香港很早已经发展出这种模式,为什么不好好继续发展它,令它可以更有创意、创新、安全地持续发展下去?这是传统创新的一个重要功能和定位。

作者胡恩威是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进念.二十面体联合艺术总监暨行政总裁。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观点”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至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