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掌握了区议会,然后呢?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民建联在今次区议会选举毫无疑问是大赢家,在地区直选和地区委员会界别分别取得41席和68席,合共取得109席,大幅抛离取得27席的工联会、15席的新民党。

新一届区议会经过“完善”,由452个较小选区合并成44个较大选区。在双议席单票制下,地区工作丰富、桩脚较多的民建联优势明显,在44个选区中攫取多达41席,仅在观塘东南、沙田南及南区东南落败。

加上民建联多人循委任议席挤身下届区议会,诸如中西区的叶亦楠、南区的朱立威、九龙城区的潘国华、油尖旺区的钟港武、观塘区的洪锦铉、屯门区的巫成锋等,令其加起来取得约140席,占区议会议席约三成。

至于工联会,十多人亦获委任为区议员,加上在地区直选和地区委员会界别的27席,工联会将以至少40席成为区议会第二大党。

民建联、工联会、新民党、经民联等成为区议会主要力量,意味未来社区治理的工作如何,建制派将责无旁贷。由交通配套、环境卫生以至安老扶幼等,他们都有责任聆听居民意见,并向民政事务专员及政府部门代表建言。470名区议会不但会参加由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主讲的地区治理培训班,亦会与各区民政事务专员举行预备会议。

在选举结束后,民建联自言“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并表示会“提高服务水平,争取更多市民的支持和信任”,以及“更全面倾听不同社会阶层市民的心声”。更多市民、跨阶层的支持当然重要,但从选票分析,119万人投票与过去建制派所得票数相约,意味在民主派(反对派)缺席后,建制派虽然能够稳住基本盘,却未能有效开招新票源。从服务社会、团结香港的角度看,建制派未来有必要吸纳其他立场的市民支持。

至于政府,虽然特首李家超表示对投票人数感到满意,但不少以往参与选举的市民在这次没有投票,也是事实。诚然特首所说,区议会的作用是专注地区和民生事务,配合政府施政,使政府政策可以落实到地区,政府自然要透过未来四年的地区治理工作取得更多认同。爱国者治港以及行政主导的原则既已落实到特区治理的各层面,若然民生工作不足、社区治理不善,政府届时亦再没有借口可以推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