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缆车翻新重开 香港旅游更需转型
山顶缆车经历约一年的翻新停驶后,将于周六(27日)重新运作。在优惠期过后,缆车新成人来回票价为88元,较之前的52元高逾六成,跟的士一人车资相若。公司解释成本上涨、翻新工程超支原因,但相信乘客会觉得“值回票价”。
山顶缆车以至山顶本身作为香港旅游景点,在一定程度上是香港旅游的寒暑表。在疫情之下单靠本地乘客可谓独力难支,但即使日后放宽入境、旅游活动复常,如意算盘又是否能够打响,香港也不能轻言乐观。
本地近日疫情升温,每日新增确诊个案迈向一万而且尚未见顶。当公营医疗压力大增,社会难再有条件放宽社交距离,遑论进一步放宽海外人士入境旅游。至于与内地通关,行政长官李家超据报下周三(31日)北上与广东省和深圳市领导会面,议程之一必然是放宽限制。若然访问取得进展,估计首批受惠者会是商界和学生等有迫切需要往来陆港的人士,观光旅游或要下一步才见曙光。
香港不能预设通了关就有游客
但即使香港完全对内对外通关后,旅客会否就会来港?早在疫情之前,不少人已质疑香港缺乏旅游景点,难令旅客动心再来。再者,网购盛行亦逐渐打击香港赖以成功的购物旅游。在疫情爆发至今两年多,香港不是没有尝试革新旅游实力。海洋公园新置水上乐园和酒店,中环街市活化开放,沙头角部分禁区地带亦有限度对外开放。但单靠新增个别景点,难言取悦游客。
出路不是没有。刚移居美国的名人黄夏蕙谈到疫情期间“环游新界三次”,引起不少共鸣。其实不少港人和本地企业也自制宅度假行程,游遍香港郊野市区,部分值得对外推广。除了沙头角外,还有皇都戏院、深水埗大南街的皮革店和咖啡厅群等,不同文化景点可以互相串连,结合成一两天的深度游。游客可以感受艺术历史文化和生活的地区特色,顺道带旺地方经济。世界各地均有文化或创意产业景点,但承载的内涵难以复制,能让游客对香港留下独特印象。
加强文化历史味道 令游客留独特印象
在这背景下,政府、旅发局和旅行社可以参考民间主意,在推广山顶时加强文化历史元素。山顶应该走出传统观光的定位,不只是建议旅客体验缆车、在凌霄阁参观展馆、用膳和饱览维港两岸,而是让旅客感受香港历史变迁。山顶附近有不少历史大宅和古迹,旅客可以认识香港在开埠初期的历史和建筑特色,再与中环和其他地方的市建设串连,整个行程会更厚实,以至打动曾到过山顶的旅客一来再来,选搭缆车。
山顶缆车是亚洲首条缆索铁路,也是香港开埠以来首项机动公共交通工具,我们乐见有企业继续承办服务而且斥资翻新,但缆车要持续运作赚钱,始终要靠游客络绎不绝乘搭,否则终有一天会步天星小轮的后尘,不断挣扎求存。这就要靠政府一面稳控疫情促成通关,一面带领旅游业变革,发掘更多和重新包装本地各个旅游点,吸引他们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