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港者需要的国际视野
我们常说,香港是个国际城市。尤其香港人自小学习英语,对西方世界的掌握理应没有什么障碍。直到近两年香港卷入中美角力的风暴之中,很多人才发现原来具备国际视野的人不多。即使是有权有位的精英,也不一定明白世界在做什么。
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周二(23日)出席香港大学中国制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美关系的最新发展和香港的角色”论坛,主讲期间提到香港位处国际冲突的前线,“如果我们的特首是无知的,政治幼稚的,那就很麻烦了”,并寄望香港的管治者具备国际视野。
陈启宗向来被视为熟悉中美事务,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素有私交,甚至在中美角力正酣之际敢于购入美国位于寿臣山的驻港领事馆宿舍屋地。但若说美国自九十年代起已对中国带有负面看法,则不无商榷余地。
米尔斯海默:改变中国的虚妄
正如美国国际关系学家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近日在《外交》杂志撰文指出,自从美国在冷战期间拉拢中国抗衡苏联以来,华府对中国采取的不是围堵而是接触政策。包括给予永久最惠国待遇身份、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由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到奥巴马,两党总统皆相信随着经济贸易及外交接触,将令中国的政治体制走向更加民主自由。
然而,这个设想乃建基于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以为西方的民主自由就是历史的终结,以为世界各国皆会随着发展而走上这条道路。由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其国务卿蓬佩奥高调承认对华接触政策失败,到拜登政府主张与华竞争,以及承认无法改变中国体制,在在证明了美国此前抱持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
中国走出自己的道路
中国不但没有走上欧美体制的道路,甚至其走出的独特路径,在一些范畴上表现得比起西方更加出色。对比美国在疫情期间的不足,民众昂贵的医疗负担,贫富悬殊以及阶级矛盾,这些都说明了美国的民主自由体制不是唯一选项,更不一定是最佳选项。所谓中美角力,说到底就是两种体制模式的竞争,看谁更能促进整体发展,国与民共进。中国由以往的韬光养晦到近年的有所作为,目的是要建立更公平的国际秩序,不再只是以欧美为中心。
若说要有国际视野,不能政治幼稚,或许近年的事例应让我们看见自由主义迷信线性进步的虚妄,明白世界多元的本质,每个社会也要有符合其自身的价值追求和制度设计。中美角力如是,欧洲自由与保守政治的碰撞如是。事实上,香港奉行“一国两制”而不是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是照搬西方的政治体制,也就是说明了我们需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不论是仰视美国的肤浅,或是凡中必好的政治正确,也不会适切香港独特的需要。充份的国际视野和政治眼界应该让人能够借镜中外,取长补短,以事实反思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