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病毒共存论”的缺陷
随著冬季即将来临,各国政府严阵以待,准备应对疫情进一步恶化。周三(20日)英国卫生大臣萨吉德·贾伟德(Sajid Javid)出席记者会时特别提到,英国每日确诊数字有机会在未来几个月恢复到每日十万宗的水平,而英国公营医疗服务亦有机会陷入崩溃的状况。不过,他在记者会中却强调政府现阶段没计划收紧任何防疫措施,只提醒国民应积极考虑接种第三剂疫苗并且改变部份生活集惯,然而根据英国卫生部最新数据,当地每日确诊的数字其实已经恢复至单日52,000宗的水平。
疫情由爆发至今已近两年,部份社会亦从积极遏止疫情蔓延到发展成所谓“病毒共存论”的说法。这些论说都强调人类需要与病毒共同生活,否定了政府需要以严厉的防疲措施压止病毒蔓延的需要。问题是,随着病毒变种类型以及感染率日益增多,社会是否应客观地理解这种“病毒共存论”的基础已经不攻自破?
逐渐崩溃的医疗体系
提出“病毒共存论”的官员或论者长久以来均一直强调新型冠状病毒的死亡风险低,因此政府没有需要急于压止确诊数字的上升,反之应以疫苗等措施作长远的应对。这种说法自然是因为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部份发达国家早已陷入苦无对策的境况,如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在9月延长封锁措施后,确诊数字却仍然增加。而英国社会更是早在今年2月便开始讨论“清零措施”的不适用,并已提出“病毒共存论”的学说;曾经与香港政府商讨疫苗气泡的新加坡政府,亦在7月起开始接受确诊数字上升的事实,并陆续放宽限制社交距离的措施。
尽管这些国家政府都似乎早有心理准备应对急升的确诊个案,然而庞大的确诊数字早已证明将导致公营医疗系频临崩溃。其中,新加坡政府在早前接受了“病毒共存论”,并陆续放宽限制社交距离的措施,其确诊数字却已九月起增加至上升宗的个案,并且在近日达至3,400宗的历史高位。面对医疗体系的压力,新加坡政府不得不在本周三(20日)再次延续“二人限聚令”以及对于堂食的限制措施。这些迹象足以显示英国等地区在及后几个月可能都郦要逐步恢复防疫限制。
回归理性看防疫问题
无可否认,面对旷日持久的防疫措施,各地社会人民都感到疲惫不堪。特别是社交距离措施除了对经济活动造成极大负担外,对于不少人的身心活动都有很大影响。然而,问题是防疫问题需要以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应付,尤其是每个社会所面对的情况并不一样,香港作为人烟稠密的都市,医疗体系本来已有沉重压力,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社区爆发,其结果将是不堪设想。现在香港既然可以维持持久的“清零目标”,那么政府与社会更应该设法维持严密防疫的连贯性,绝不可以轻易接受“病毒共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