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离婚千亿身家何处去 首富行善无解贫富悬殊
全球身家第四、微软创办人盖茨(Bill Gates)周一(3日)与妻子梅琳达(Melinda French)共同发表声明,宣布结束长达27年婚姻,两人旗下的1,460亿美元身家的去向,迅速成为传媒争相报道的新闻焦点。同样在西雅图建立其商业帝国的全球首富、亚马逊创办人贝索斯(Jeff Bezos)两年前离婚,其前妻麦谨思(MacKenzie Scott)得以瓜分356亿美元资产,令之旋即成为全球女首富,并捐出近60亿美元予慈善组织创下历史纪录。不过盖茨由于早已退出微软管理层,而其夫妇命下的慈善基金会等资产亦令之财产较为复杂,梅琳达能否瓜分盖茨一半身家亦属未知之数。
此次两人离婚分家,坐拥498亿美元资金、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成为焦点外,其慈善事业手法亦一直为外界争议的对象。自新冠病毒于全球大流行以来,长年以来关注全球公共卫生及研发疫苗的盖茨便斥资逾2.5亿美元用以投资研发新冠疫苗。不过当最近印度疫情失控,拜登政府便备受国内外民间团体及政客压力,要求暂时豁免疫苗的专利权,与印度分享疫苗技术。而印度、南非两国向世贸提出诉讼时,身为“疫苗沙王”的盖茨竟与各大药厂联成一线,以知识产权为理由反对向印度提供疫苗知识,又指将强生药厂的生产线搬到印度,将会令外界质疑其疫苗安全。
富可敌国的财力与影响力
在印度每日数十万人染疫身亡、遗体火葬无门惟有席地而焚、尸首无人处理甚至给野狗咬噬之时,以慈善首当而闻名的盖茨断然拒绝与印度分享疫苗技术,自然受国内外所抨撃。而事实上其盖茨基金会在全球的慈善事业亦一直为人诟病,如其在非洲斥巨额对付爱滋、肺痨、疟疾,令本来已严重短缺的医疗人员被抽走,令当地的基本医疗服务及营养更加贫乏。世界卫生组织亦批评盖茨基金会垄断了疟疾研究,令不少科学家为得到基金会的奖金而不再对外分享其研究,窒碍了科研发展。而盖茨基金会促成牛津大学将新冠疫苗研发权售予阿斯利康,更令牛津一反其当初称会捐出其知识产权的承诺。
尽管各国政府以数以亿元的投资协助研发疫苗,如特朗普政府的“曲速行动”便斥资过百亿美元纳税人公帑与七间药厂研发疫苗,又事先豁免其疫苗安全或成效的法律责任,又不论成败在研发成功前已事先订购其疫苗,但药厂依然可享有专利权。阿斯利康及其母公司去年股价便不断攀升,而过去20年便录得过营利的诺瓦瓦克斯药厂得到美国政府注资后市值便急升十倍至100亿美元。辉瑞行政总裁布拉(Albert Bourla)去年更在公布疫苗研发成功当日出售价值556万美元的公司股份套现,亦惹外界质疑其造市牟利。盖茨基金会既大量投资在研发疫苗,现今盖茨与药厂一同反对暂停专利,亦被指利益冲突。
以盖茨基金会富可敌国的财力,要影响公共政策可谓易如反掌。如盖茨基金会支持的教育理论由于得到大量资源,使得其他教育理论的研究渐被排拒于主流。而其支持的私立学校亦赶绝不少社区学校,令其所设立对学生、教师、学校的评分准则成惟一标准,然而其教育政策却毋须向选民或纳税人问责。身为美国最大农地主的盖茨,近年便大力投资印度农业,并以中央化配以大数据管理,亦被当地人质疑科学实证基础不足,忧虑其实验会改变印度农业生态,产生粮食危机。盖茨亦被质疑其偏好大药厂及农企多于当地人利益。而近年印度政府正是欲把农产品市场化,引发当地近年最大规模的农民示威。
社会不能只靠富豪自觉
盖茨无疑是近数十年来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其不同于乔布斯或马斯克之类充满想像力的发明企业家,其一直以合乎大众需求的务实思维一手打造微软帝国,改写了过去数十年人类的生活模式。盖茨亦是首位首富承诺会捐出95%的身家予慈善用途,开当代富豪散尽家财行善之先。不过其慈善事业始终摆脱不了资本家利益先行的营商手法,除了导致非洲公共卫生资源分配严重倾斜,又改变了印度的农业生态。其在教育、疫苗、公共卫生政策上的庞大影响力,绕过了政府、选民、纳税人的监督和问责,亦再次令人质疑缺乏公权力制衡的企业,尽管其本意是慈善,亦并不代表其对社会不会构成负面影响。
正如盖茨称其行善理念启蒙于19世纪末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钢铁大王卡内基(Andrew Carnegie)、银行家摩根(J. P. Morgan)等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累积大量财富,被时人斥之为贪得无厌的吸血鬼时,开创公共关系一门学问以慈善事业挽救名声。卡内基更留下《财富的福音》一文,树立富人行善的榜样。然而当年同样为老罗斯福打撃财阀、制约资本的进步主义时代。洛克菲勒便因被判违反竞争法,其石油帝国被分拆为34家公司。近数十年资讯革命产业转型,新兴科技财阀冒起,盖茨为首的首富尽管自觉捐出身家,面对财富不均带来社会不稳,政府又怎能坐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