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步入新时代 产业政策不可缺
全球半导体供应紧张,各先进大国都加强自身半导体供应链。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半导体行业的会议中强调中国正在加强相关供应链的投资,中国与世界各国都没有在等,美国也不能等,必须尽快加多对行业的投资。日本官房长官加藤胜信也表示政府为了应对供应链紧张将加大投资。“政府对特定行业加大投资”这种做法近来愈来愈常见于西方国家的发展策略中,过去数十年主宰西方经济思想的新自由主义很明显正渐渐出现变化。
由政府主导经济发展,与近数十年新自由主义提倡的“小政府,大市场”概念格格不入,反而与二战后流行的凯恩斯主义更相近。而且,西方虽然长期由政府相关主导军工直接的行业发展,但却鲜有由政府直接投入于其他行业,较少见是由政府制定全国发展策略,对特定行业进行投资。
这些产业政策听起来都是过往西方政府不认同中国政府的行为。西方政府以往指责中国行业补贴,计划经济扭曲市场需要等。例如在半导体发展上,在中美全面陷入角力之前,中国已经有“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加强未来中国在高科技制造业的能力,当中自然包括半导体业。在中美全面角力之后,尤其是华为等企业遭美制裁,中国政府更意识到半导体将是“卡脖子”的问题,决心全力发展国产半导体供应链,以摆脱西方国家的控制。
拜登上月底致电英国首相约翰逊时,也提到民主国家需要组建另一个“一带一路”以对抗中国。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往批评中国的“一带一路”是财务陷阱,现在提出“民主国家一带一路”之说,也是变相承认中国的“一带一路”有正面意义。
新时代需要新思维
政府加大投资并非中国专利,但美国等西方国家如今改变做法,也很难否认是参考了中国的发展经验。这反映了近年西方由以往各种形式的“中国崩溃论”,到重新认识中国发展方式,并对其作出一定程度的认同。
提出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对抗的“修昔底德陷阱”的美国历史学家埃里森(Graham T. Allison)在网上出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的活动时,就表示他们那一代对中国的印象是落后的、贫穷的,但现实是“中国追随美国的步伐、听从美国的指导、加入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他也提出,拜登的新基建计划就像是“美国版的中国制造2025”。埃里森不单是学者,也曾任克林顿政府的助理国防部长,不少学生、同事都都出仕于拜登政府,可见其说法反映了美国政府内的一些观点。
世界正步入急速转变的新时代,但这也不是全世界都要仿傚中国的时代,因为每个国家地区都有一些独特的长处和问题。以为存在一套世界通行的所谓“普世”发展路径,正是过去数十年美国所犯的错误。每个地区的发展都必须建基于对现实客观的认识,不受意识形态主导,勇于求变革、再吸取和消化他者的成功经验,而非囫囵吞枣式的照搬。美国正努力尝试面对变革,但香港又是否准备好进行切合自身的经济大变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