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宝龙谈风云变幻 香港如何爱国护港?
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星期二(4月15日)在香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以视像致词,相较于一年前对香港完成廿三条立法后的肯定和展望,今年正值特朗普政府发动关税战,以至巴拿马港口交易风波未息,夏宝龙语气明显更为严肃。其致词强调了中美之间的结构矛盾,值得香港回答如何在当前环境下作出贡献。
中美冲突非朝夕 抗美历史的回响
“75年前,帝国主义侵略者把战火烧到了新中国的家门口”,夏宝龙谈到那场被迫打响了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抗美援朝的历史已经成为当今中美博弈的参照。“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这句名言出自抗美援朝的歌曲,“中国人民深知,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更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020年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950年10月,毛泽东论到朝鲜局势,认为美军搞垮朝鲜后纵然不渡过鸭绿江,中国东北也时常面临威胁,美军战机更不停“误炸”鸭绿江以北的中国领土。若然当时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国必然得寸进尺,这是毛泽东名言“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之由来。至于夏宝龙说“丢掉幻想”,同样是来自毛泽东。新中国即将成立之际,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既对国共内战的责任置身事外,同时又对中国共产党加以批评。毛泽东因而发表包括〈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在内多篇文章,剖析美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并告诫一些人不能处于被动,还没有和帝国主义作长期斗争的决心。
夏宝龙在此时此刻大量引用抗美援朝的历史,用意再明显不过。纠缠于关税数字或贸易逆差,只会把当前的中美博弈简化成贸易摩擦,甚至以为可以在短期内化解矛盾。事实上,中美冲突的本质是根本性、结构性的矛盾,不是可以简单通过谈判或妥协解决。正如拜登领导的民主党政府同样对中国充满敌意,特朗普只是作风更加鲁莽、进取。即使四年后白宫再换人,美国的对华方针都不会出现根本性转变。夏宝龙利用历史强调美国的根本立场与意图,既是在否定绥靖的可能,亦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帮助香港社会抓紧定位,在世界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中找到自己的角色。
昔日贡献作用大 香港优势今何在
在抗美援朝时期,霍英东突破封锁、运送战略物资,这毫无疑问得益于香港特殊的政治和地理位置,是衔接东西方的自由港,才有机会为新中国建设作出贡献。夏宝龙又提到改革开放后,香港人率先北上投资、创造无数“全国第一”的辉煌事迹,那则在于我们已经累积了与国际接轨的市场运作经验、充裕的资金与人才网络。
对比上个世纪多次对国家战略作出重要贡献,当前中美竞争白热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组、地缘政治风险急剧升高,我们无法不问的是,香港还可以发挥什么作用?香港当然不可以成为朝鲜或者鸭绿江,被美国利用以对国家加以围堵,但在不帮倒忙之外,我们难道没有积极的作用吗?目前“脱钩断链”风险增大,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似乎受到挑战。夏宝龙呼吁商界扎根香港、支持香港、投资香港,并把好的资源吸引到香港、留在香港,这既是对爱国情怀和企业责任的期许,但同样令香港不禁反思,我们的独特优势还剩多少?在新环境、新挑战下,香港是否找到新的定位与价值?
香港第一责任人 如何发展和改革?
在国家的惯常做法之中,中央的要求从来不会只停留在口号层面,而往往具备方法论,蕴含着清晰的政策导向。这是为什么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强调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这也是为什么特区政府是香港的当家人,治理香港的第一责任人,除了要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也要切实解决发展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商界要同舟共济,逻辑上必然需要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扮演更积极的引导者和赋能者。
特朗普发起的经济战争令国际格局丕变,多个政府都已动起来全力应对。在新加坡,继总理黄循财发表演说后,国务资政李显龙周一(4月14日)也擘划他们的应对蓝图,包括如何主动外交、维护多边体系、开拓新伙伴关系,如何从生活援助到企业转型支持国民,以至承担起心理建设和凝聚社会的责任。我们既然知道要丢掉幻想,要面对美国的长期围堵,香港根本没有机会置身事外,也不应该这样做。特区政府这个当家人是否已经准备好发挥更强的调控和引领作用,以确保经济韧性以及团结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