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企配股集资潮 特定工业迎来关键扩张期
恒大汽车宣布将向6名投资者配股集资260亿元港币,增发9.524亿股,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9.75%。受到消息刺激,本周一(25日)恒大汽车股价直线抽升,盘中一度升近七成。无独有偶,新年伊始后不少内地企业因应需要配股集资,消息公布后往往大幅刺激股价狂升。这阵配股升浪潮,其实反映了一些内地工业股正开始进入重要扩张期。
一间上市公司宣布配股集资,表示该公司会增发股份给股东。发行股份增加意味着每股股份所能分到的盈利和资产都会被“分薄”,对于以每股盈利和资产计算的估值法而言,股价应该相应调整下跌。不过,与此预期相反的是,近来一些内地企业宣布配股集资的消息后,却反而刺激股价向上。
在去年末,有部分企业开始配股,即时对股价带来一定打击,但不久很快就已收复失地,倒升回去。到今年开始,甚至已经没有了“即时打击”的一部分,配股消息一出便直接向上。这种现象在内地太阳能光伏及电动汽车等行业中尤为明显,恒大汽车便是一例。
出现这种现象,反映了投资者对配股视为对企业有正面作用的行为。那为何盈利被“分薄”反而认为正面呢?最关键的原因是,投资者相信企业正处于关键扩张期,需要投放资金扩大生产,这些“分薄”了的盈利,很快会被大量增大的产出和销售额所补足。尤其是,如果部分行业的需求正在快速扩张,企业更需要赶及时机扩大市场占有,这样对企业长期而言自然有利。
国家工业政策主导
当然,配股升浪并不是能应用到所有行业上。近来明显有此轨迹的太阳能光伏股份及电车汽车股份,都是被市场认为受惠于“十四五”国家工业政策的企业。中国在2030年碳排放达峰后,推动2060年达到碳中和,其具体的方法包括推广新能源及电动汽车两大方向。在政策主导下,市场预期太阳能光伏玻璃,以及电动汽车等的需求在未来将有极大成长,固此对相关企业特别青睐。
与由市场主导的经济自由主义有所不同的是,中国利用国家工业政策去有效改变市场需求生态。但与最传统的计划经济不同的是,中国当下的工业政策也并非无视市场原理,而是尽可能将政策与市场动力配合,并施“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以达至经济的快速成长。可以预期,“十四五”规划的工业政策,将会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