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减废多方获益 香港回收问题连连
上海去7月推出号称“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条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一年过后,上海市原生生活垃圾填埋率由44.2%降至6.3%,说明减废大有可为。
上海政府的垃圾处理不仅是通过垃圾管理条例监督居民分类垃圾,更通过扶持企业、规整产业等措施,推动新的垃圾处理体系和循环系统。以虹梅街道处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厨余为例,原本不仅运输成本昂贵,且容易滋生虫害气味。依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区除了要求居民分类投放厨余,更支援企业完成厨余本地化、资源化处置,鼓励引入新技术设备。新技术既节省了运输成本,避免发酵,也增加回收利用率,比如可将厨余回收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以及可堆成有机肥。
完善回收产业
上海政府同时还规范及完善回收产业。当回收市场上因倚重利益导向,令不少废品被拒收,上海政府早在2018年便推行两网融合体系,即通过政府建立规范化,明码标价、不缺斤、不短两,同时做到上门服务全品类“应收尽收”的废品回收产业。
除了硬性的法律规定,针对企业和产业的调整,上海政府更注重情理兼备地环保教育。比如把使用厨余转化为有机肥料播种的果蔬分发到居民区,开放厨余处理中心为环保体验中心,让市民直观地看见厨余如何变废为宝。可见在法律、技术与投资外,上海政府同样注重环保观念的教育。多管齐下的环保回收改革,让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在一年内同比去年增长了71.1%,达到每日6813.7吨。
屋苑厨余回收乏参与
反观香港,环保回收一直成效不彰。在厨余垃圾处理上,政府虽在2011年7月推出“屋苑厨余循环再造资助计划”,资助屋苑安装厨余处理设施,但由于缺乏适当的鼓励和宣传,截至2018年8月,计划仅得36个屋苑参与,普及率甚低。屯门环保园的厨余厂不仅获得政府支援不够,8月更因厨余处理量未符合政府要求,宣告停止营业,与上海扶持企业完成厨余垃圾本地处置有天壤之别。在生产者责任制一事上,政府虽早于2005年提出饮品容器生产者责任制,然而15年过去,环保署仍是“正筹备实施”该计划,且生产者责任计划范围狭小,只包括塑胶、废电器电子产品等,以至于其他类别废品弃置率高企。
可见,香港政府在环保回收议题上,既欠缺立法规管的魄力、资助企业的决心,又没有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的细心与恒心。林郑政府上台后,在2017及2018年的《施政报告》均提到惜物减废议题,矢言多管齐下,要“引入经济诱因,推动社会移风易俗”。可惜环境保护署最新数据仍显示,都市固体废物和工商业废物人均弃置率依旧呈上升趋势,其中都市固体废品,仍只有三成被回收,其余七成均被弃置堆填区,导致位于屯门的新界西堆填区、打鼓岭的新界东北堆填区和将军澳的新界东南堆填区趋于饱和。如今,特首林郑月娥既然押后施政报告,便需认真对待这一窒碍香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环保回收的整体规划,避免垃圾围城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