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问题真是“教育政治化”吗?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上周六(11日)出席香港教育高峰论坛时致词表示,香港年轻一代出现问题,可能主要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香港的教育变得“政治化”。这句话部分对,部分不对。

反修例骚乱中,大量参与者都是年轻人,事出非偶然。年轻人错误地以为街头抗争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对社会问题的本质也缺乏全面理解,而成因显然在于社会和学校传递的观念。深层次原因是,香港的贫富差距严重,年轻人没有出路。一旦遇上严重的社会冲突,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很容易被激发起来,就成为了骚乱的主角。所以问题是综合的,教育就算不是全部问题,确实也是关键部份。

教育中的意识形态

首先,教育没有为年轻人认识香港“一国两制”的本质提供基础,因此缺少了防御包括港独等错误思想的能力和体质。其次,不少教师都是信奉自由主义思想的。这本身不能算是错,但若然不假思索便全盘接受,便容易受意识形态所影响,以致没有按照香港的独特情况来认识这个社会。不只是香港社会,甚至中央也从来不认识到问题。

林郑说“教育被政治化”,严格来说没有错,但如果她的意思是假设有些人故意占据这个阵地,故意扭曲学生的思想,这既是推卸责任,也显示其不完全认识问题本质。事实上,主管教育事务的官员也是一样,不知道问题本质,往往只是在“马后炮”,找替罪羊。

香港的教育需要改革,真正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包括不能视自由主义为必然,失去对意识形态应有的批判能力。教育既要有直接面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还要巩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认识世界和国家,还要认识香港的角色与时代追求。

香港要有真正的主体性,便须逐步构建符合香港需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香港不能粗浅地高举民主自由,而不思考怎样才是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漠视改革香港既得利益结构的需要,以及“一国两制”的政治现实,中国的历史以及今天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有中国与西方的历史和时代挑战等。

什么是教育政治化?

既然要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及建构共识,“教育被政治化”的说法便可能阻碍了我们对问题的掌握。教育必然是政治化的,反对这种做法亦是政治,就好似台湾在教育中去中国化,就是民进党过去几十年最大的政治。真正的问题是怎样的政治化,是能否符合香港“一国两制”的政治化。

社会对教育“政治化”有忌讳,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大家害怕将宣传和教育之间的差异模糊了,不知道如何管理好两者的作用。但政府不能将教育视为行政工作,而忽略教育中会弥漫意识形态,甚至是扭曲了的自由主义。到时官员与其责怪教师“教坏年轻人”,不如怪责自己不作为。香港政府要认清楚教育的作用,以及自己应该如何承担管理责任,令课程、教学方法、资源配置等都符合香港的定位与对未来人才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