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沥源群组多人确诊 社区检测应简化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疫情缓和多日之后,近日本港再出现本地感染个案,截至周二(2日)中午已新增至少九宗本地确诊或关连个案,包括一对沥源邨夫妇、两名葵涌嘉里物流员工、一名救护员及沥源邨同厦四名住客。其中多人均在出现病征曾向私家医生求诊,但却未被安排接受病毒检测,致未能及早制止病毒传播。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同日发信予私家医生,呼吁即使病人无外游纪录及病征轻微,均应主动要求所有具病征的求诊者留深喉唾液样本,以便转介予中心检测。

6月2日政府人员到沥源邨禄泉楼收集深口唾液样本。(邝晓斌摄)

样本接收程序复杂

扩大社区检测,无疑能够及早发现患者,避免病毒在社区传播。然而目前由私家医生进行检测的程序复杂,样本交收不便,同时令私家医生在为病人检测的决定上倾向“松手”。家庭医生林永和向传媒指出,现时如要取得卫生署的样本瓶,需要致电卫生署方由署方寄出,私家医生需要计算样本瓶使用量,并预留数日邮寄时间。现时的样本瓶接收机制,实在不便医生为所有病征轻微者进行检测。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初期的不少病征如发烧、咳嗽等均与一般“小病”相似,若要私家医生为每一位曾出现症状的求医病人采集深喉唾液,样本数字将可能重上3、4月时候高峰,私家医生工作亦将变得繁重。据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徐德义指出,私家医生在3月及4月分别进行约3600及5700次检测,但5月便回落至约2800次。5月后本港确诊人数放缓,或可能导致私家医生稍有松懈,“放过”有轻微病征的求诊人士。单靠政府的一纸呼吁,要医生即时为所有“有几声咳”的市民统统检测一次,在现时仍有一定难度。如何简化程序便利医生、市民,及早筛查出疑似患者,也将成社区检测的成形关键。

6月1日晚上本港再增4宗本地感染的初步确诊个案,患者全部住在沥源邨禄泉楼。(陈浩然摄)

社区检测化繁为简

署方呼吁私家医生加紧检测,从本港执业私家医生近7,000多人的数字看来,公私合作确实可以在本港形成庞大检测网络,以及早识别、隔离患者,也减轻公营医院负担。然而检测网络成形之前,卫生署还可在样本交收上更方便医生,鼓励诊所积极转介病人检测。例如可先由署方主动向医务所派发样本瓶,并指派人手协助医务所运送样本;卫生署亦能与私家医生建立资讯网络,由医生透过系统上报当日检测数字,并在卫生署前往收集样本到时,给予医生足够样本瓶应付每日所需。

现时可供私家医生病人送交样本作COVID-19检测的收集点运作时间甚短。在卫生署卫生署收集点,样本收集时间定于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下午1时;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的上午9时至11时。至于医管局普通科门诊诊所收集点的收集时间则会更短,只会于星期一至五的上午8时30分至上午9时30分提供服务,公众假期不予开放。社区检测网络若要成事,可以先由卫生署多行一步,例如可延长开放收集点服务时间,开设数个24小时收集点,甚或可设恒常的样本上门收集服务,以此方便医生,也方便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