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院舍防疫漏洞多 改革还待何时?
美国华盛顿州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俗称武汉肺炎)死亡的22例个案中,19例都来自life care center的院舍爆发。这为大洋彼岸的香港敲响了警钟——集中居住,且多为老弱群体的院舍,一旦爆发,后果更不堪设想。
长者、慢性病患者等群体本就属于新型肺炎的易感人群,再加上残疾人院舍中,部分情绪病、认知障碍等院友难以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以及难以遵从防疫卫生规定,院舍防疫困难且高危。
院舍只能“悭”用?
1月25日,卫生署向院舍发放《“对公共卫生有重要性的新型传染病准备及应变计划”提升至紧急应变级别》 信函,仅对加强防范做出笼统呼吁,以至于具体防疫措施还要视乎不同院舍的规模、设施与人手,而大部分的院舍目前也仅能做到减少探访、增加体温测量等,防疫措施算不上严谨,更存在以下漏洞与危机。
对于大部分的院舍来说,防疫物资供不应求。社署分发一百万个口罩相对逾700间的院舍需求来说,只属短期纾困。而早前向每间院舍发放5000港元资助购买口罩及消毒用品的举措,更是杯水车薪,且未考虑周全。如今防疫用品四处难买,政府只出微薄资助就将采办责任推给院舍本身,实属不力。正如社区及院舍照顾员总工会义务秘书郑清发指出,有部分院舍在农历新年前订购的防疫用品,至今仍未到货,只能“悭”用之前的存货。
院舍空间不足
在空间上,香港院舍大部分逼仄,不仅容易传播疾病,也缺乏空间用作紧急应对。目前,私营安老院人均居住面积仅为7.5平方米,且不少安老院所谓的隔间只是以围板隔开,增加了传染的风险。郑清发及中小企国际联盟安老及残疾服务联会主席李伯英在接受访问时均指出,由于空间不足,难以做到再设置肺炎隔离房,平时所使用流感隔离对于这样的烈性传染病来说,并不太适用。而一旦发生确诊个案,只能送院,余下的紧密接触者如何处理亦是大问题。原因在于,即便将紧密接触者留在原房间内隔离,照顾他们的工作者必须穿越长长的走廊或者其他公共区域,才有可能到相对隔离的空间更换防护服,而这已经足以造成污染。
在人手上,香港院舍服务人手本已不足。根据审计署2015年的报告,香港私营院舍的人手比例为1:6.25,并不利于服务对象的照顾和护理。又2017年中的政府调查显示,资助机构的家务助理空缺率达18%。疫情之下,工作增加,院舍服务更难统筹。在安老院舍任职的杨女士表示,安老院舍人手本就不足,一些服务时间又无法缩短,比如长者吞咽需时,无法缩短喂饭时间。因此,要么一些新增的防疫措施,比如增加体温测量次数、消毒次数难以做足,要么就只能苦“挨”超负荷工作。同时,由于不少院舍在1月已经减少探访,不少专业人士呼吁院舍需增加院友活动时间以免他们陷入抑郁,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手有限的情况下,院方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沙士经验为鉴
3月2日,筲箕湾安老院一位88岁老翁新型肺炎检疫初步呈弱阳性,令不少市民大为紧张。随其后再验呈阴性,仅为虚惊一场。但按照目前院舍的防疫措施来看,院舍爆发的风险依然高悬。纵观这些防疫不足,一方面是政府针对此次疫情的支援不足,重视不够,将采购和防疫规划的责任全然推给了力量不足的院舍身上。另一方面则在于过往院舍空间、人手不足的积重难返,集中暴露在了此次疫情的考验下。而对于院舍、人手的不足,业界坊间在过去早已提出不少建议,包括重新厘定《香港安老院条例》人均居住面积的最低要求,政府购买空置物业增加社福用地,引入“规程为本护理”训练增加人手以及增加工作时间弹性,吸引非常规劳动力的加入等。然而政府在过去多年对这些提议均没有予以考虑和探讨,以至于疫情当头,只能望天打卦。
2003年香港爆发SARS疫情,有72名安老院院友染病,涉及51间安老院,其中更有57人死亡,死亡率近八成,促进院舍感染控制主任制度的建立。面对此次疫情下暴露的院舍服务不足,政府必须拿出决心与魄力,正视院舍服务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