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议员,请好好上一堂历史课
西贡区议会早前动议要将区内公园命名为“陈彦霖纪念公园”和“周梓乐纪念公园”,以纪念两位于反修例期间去世的人。这场政治操作因陈彦霖母亲借建制派发声反对,更引发同属泛民主派的区议员在议事厅内互斥“吃人血馒头”,动议最终搁置。提出动议的区议员柯耀林辩解他希望参考台湾“二二八和平纪念公园”的例子令大家不遗忘两位年轻人的去世。然而,这种无力的辩解不单是消费死者及不断伤害家属,更反映了其对历史的无知。
“二二八”事件是台湾当代历史一个重大事件。1947年2月,台湾烟酒专卖局人员在台北查缉私烟时不当使用武力致民众死伤,引发示威,国民政府血腥镇压,造成大量伤亡。在威权时代,“二二八”成为台湾禁语,一直到1987年解除戒严后民间才发起研究还原“二二八”真相,至1995年2月28日时任总统李登辉公开道歉,一年后命名“二二八和平公园”。
“二二八”事件对台湾社会发展有深远影响,台湾社会经过多年的反复查考以至辩论,形成具有明确历史意义的概念,而由1987年解除禁严至1996年命名“二二八和平公园”,也花上了九年。
有人认为反修例也是一场轰烈的社会抗争,可与“二二八”比较。姑勿论未来的历史书会如何记载反修例运动,但两位逝者在多大程度上代表这场运动,恐怕没有人可以说出个所以然。犹记得陈彦霖离世后,网上充斥各种“似层层”的传言,陈彦霖的母亲受访强调其女儿“唔系被杀”,结果反而遭一众“键盘战士”质疑其人格,甚至“被死亡”。
两位年轻人的离世因有不少可疑之处而引起广泛关注,社会可以要求执法部门彻查,但在他们的死因是否与社会运动有关也成疑问下,凭什么越俎代庖,充当判官?陈彦霖母亲日前发公开信称“不希望再见到有人消费彦霖,利用我女儿为自己套上光环”,提出动议的区议员需要严肃回应这个诘问。
柯耀林称自己提出动议是参考“二二八和平公园”,如果他果真认为两者可以相提并论,那是对历史的侮辱;如果他只是不假思索随意作出对比,那只暴露自身的无知,是对代议士能力的侮辱。这届区议会充满“新人”,我们期盼它带来区政新风,但若区议员只沉醉于插科打诨,不认真做实事,又如何为社区民生带来真正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