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社区传播现苖头 慎防“淘大2.0”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新型肺炎持续肆虐,本港近日确诊为本地感染的个案增多,至少四宗个案未有明显病源。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指出社区内很可能有隐性传播链,甚至不排除会有大型传播。本港疫情社区爆发的危机渐现,且早前确诊的39岁患者周二(4日)离世,更使同住同一幢大厦的黄埔花园居民人人自危。政府必须从速扑熄社区爆发的火苖,检视多名确诊患者住处的传播危机,并纾解当区居民的恐惧情绪。

检视相关大厦设计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周日(2日)指出,澳门及内地有多名患者的粪便样本对病毒测试呈阳性反应,武汉肺炎有机会与SARS一样能够透过粪便传播。2003年SARS在淘大花园爆发,时任世界环境卫生调查小组组长Heinz Feldmann发表调查结果,指淘大花园E座的不寻常爆发可能与浴室抽气扇的设计相关,飞沫有机会将浴室内的飞抹带到天井,或者从有裂缝的排污渠处抽进浴室,导致相隔数层的住户感染病毒。

当时淘大花园浴室的U型渠设计,亦被指与病毒传播有关。U型渠必须长期保持有水,以阻隔臭味以及昆虫通过水管。不过因为淘大花园的厕所属干厕设计,一般不会倒水清理,导致地渠的U型聚水器干涸,失去原有的阻隔功效,甚至会令其他单位的臭味倒灌屋内。

澳门及内地有多名患者的粪便样本对病毒测试呈阳性反应,武汉肺炎有机会与SARS一样能够透过粪便传播。(Kin_Cheung/路透社)

为防止武汉肺炎同样在大厦内蔓延,卫生署应在整合确诊人士居所资料后,联同建筑署合作跟进。署方应仔细研究确诊人士所居大厦的建筑图则,或者在保护充足情况下进入单位检查,实地了解除U型聚水器外,住户之间是否有其他潜在传播渠道,例如窗户、天井、排污管道、升降机等。一旦发现建筑设计有可能帮助病毒传播,卫生署应紧急联络大厦住户及早阻截、改善,甚至将高危单位的住户迁离并隔离观察,从确诊患者的居所开始遏止社区传播。

中国传染病学专家钟南山更特别提醒,在密闭空间里,电梯是武汉肺炎病毒感染的最高危场所。卫生署在检视大厦卫生情况时,需要特别注意升降机的内部卫生及按钮板的消毒情况。曾出现确诊个案的大厦,卫生署亦应邀请机电工程署合作检视升降机通风系统,以了解通风情况是否足以防疫。

香港第一宗武汉肺炎患者死亡,生前居于黄埔花园。(张浩维摄)

住客担忧应获正视

卫生署在扫除患者大厦的潜在危机同时,也应注意到疫情之中更须照顾的是人。周二本港出现首宗死亡个案后,不少与该名39岁患者及同样确诊的母亲居于同一座大厦的住客皆感到担心。有同座住客向传媒表示,自己曾致电卫生署数次但皆不获回复,就此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仅解释有职员会接听电话,否则电话会有留言信箱。住客对大厦卫生安全的担忧,必须有渠道申诉或求助。

现时卫生署已为接受家居检疫安排人士开设专线,随时提供支援或按需要送院诊治。然而在卫生署公布“过去14天内确诊个案曾经逗留过的建筑物”后,卫生署仍须照顾其他在所列大厦居住的居民感受。卫生署可以开设专线接受同座居民即时查询,迅速解答居民疑问,或者由卫生署官员亲身会见住客。而对于怀疑个案,卫生署亦可以将怀疑个案的诊断结果尽快告知大厦住户。虽然病情涉及个人私隐,但公布检测结果,乃合情理及有其需要。

周二本港出现首宗死亡个案后,不少与该名39岁患者及同样确诊的母亲居于同一座大厦的住客皆感到担心。(资料图片/张浩维摄)

而因疫情提心吊胆的更不限于住户,一直在楼宇内工作的清洁工人以及保安,卫生署皆要提供足够支援。例如在防疫物资不足的情况下,卫生署应致力为有关居处的员工提供充足消毒用品、手套、口罩等。前线员工每日接触大量住客,一旦员工不幸染病,将会是住户卫生安全的一大危机。卫生署有责任确保他们免于疫情威胁,防止疫症于大厦爆发。

疫情发展未明,市民不安属人之常情,卫生署不止要迅速回应市民,就此更应多行一步,主动与居民保持联系。例如可以由业主立案法团、管理公司,以至区议员作为卫生署与居民的沟通桥梁,请其代为转发或执行署方的卫生防护措施。而社区防疫有赖港人共同合作,对于市民的不满以及担忧,卫生处更应虚心聆听、接受市民意见,与地区的业主立案法团以及区议员商讨办法,共同减少居民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