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助纣为虐 “世纪协议”辱巴勒斯坦人
周一(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先后会吾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和蓝白党领袖甘茨(Benny Gantz),并向两人推销其中东和平计划。事后,以色列代表虽然对计划大感满意,但这“世纪交易”不单惹起巴勒斯坦人上街游行示威,更是尝试把以色列违反联合国决议所侵吞的土地合法化,难言合理。
条文出台后,不少巴勒斯坦人随即将“世纪交易”谴责为“新贝尔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1917年,大英帝国的中东政策改变立场,转为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者在不伤害在地民族权利的前设下,回归巴勒斯坦成立国家。可是,这篇仅有一百余字的粗疏宣言不单未有解答如何现实民族共容此一关键议题,更是强行将他人的意愿强加到巴人身上,最终成了近代以巴冲突的导火线。
有名无实与鹊巢鸠占
观乎世纪交易的条文,实在远比1993年以色列时任总理拉宾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时任主席阿拉法特签署的《奥斯陆协议》(Oslo Accord)更为苛刻。首先,巴人反对特朗普提案的原因之一,是协议建议将西岸和加沙的军事管制的现况“正常化”,让以色列继续保有在非法占领领土上的军事和安全控制权,而仅将民政管理之责留给巴勒斯坦当局;其次,在耶路撒冷的主权争议上,尽管特朗普提出巴勒斯坦可在东耶路撒冷设立首都,惟地点却是隔离墙外的边垂郊区Abu Dis,而此处的巴勒斯坦难民更不能享有“回乡权”(right of return)。
反而,特朗普却明言耶路撒冷“仍然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并容许以色列可设有“安全屏障”,这变相亦是合法化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非法获得的土地。反而,在《奥斯陆协议》中,华府不但回避了耶路撒冷主权争议此一荡手山芋,更支持以色列分阶段撤出耶利哥(Jericho)、加沙和西岸,同时更容许巴勒斯坦设立警察部队。
尤有甚之,这场世纪交易亦承应以色列从定居点政策上强抢得来的土地,正式将殖民政策合法化。过去,以色列一直口头上保有与巴勒斯坦谈判的意愿,惟此只是用以换取更多时间和空间来开垦殖民地,并制造更多“地面证据”确保在“最终协议”中换取最多的土地。据统计,自1967年联合国通过《242号决议》作为以巴和谈的基础后,以色列在过去五十年已非法开垦逾150个定居点,并安排60至75万人前往定居,而在西岸和东耶路撒冷分别更有多达42%和86%的土地被划作殖民区。然而在世纪交易的构想中,不但有15个非法定居点已被列作以色列的“飞地社区”(enclave community),当中更强调上述飞地社区的数字“不包括全部在内”,故巴人的怒火实在不难理解。
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
即使美国一直尝试在国际事务扮演中立的调解员,但其蓝图不仅偏袒以色列,连带推出的时机也有转移视线之嫌。自2017上任后,特朗普已向内塔尼亚胡送出不少政治助功,如把美国大使馆迁都耶路撒冷、不再反对殖民区政策,以及承认以色列在叙利亚戈兰高地的主权,无一不是与是次提案的立场一致,而前者只是以“分拆上市”、温水煮蛙的手法推销。再者,不论是特朗普或是内塔尼亚胡,两者目前均受弹劾案和贪污调查困扰,故在政治操作上,短期或有分散公众视线的盘算。
1947年以色列立国后,以色列与周遭的阿拉伯国家已发爆多次战争,使至两族由鲜血结成的仇恨难以化解,更遑论是接纳立场偏坦的华府提出的条款。要解决历史留下的不公和压迫,以巴和谈的前设应有四大原则,包括停止及废除所有种族隔离政策、以色列须交还违反国际法强抢回来的土地、联合国应取代美国作为中间人,以及确保两族可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无差别待遇,方能使得以巴双方可在公平的基础上谈判。
半世纪以来以巴冲突的走向,正如犹太裔政治学者鄂兰(Hannah Arendt)早年分析,分割决议不但无法协助两族和平共处,更会激起激进民族主义,播下暴力的种子。值得反思的是,以巴问题多年来以美国作为“中间人”,但当美国总统明显偏袒一方时,这是否仍然可行?甚至跳出现有框架,若然将以巴两族收归到同一主权国家下(即“一国方案”),透过政治安排化解社会冲突,又能否许免目前般政治层面的兵戎相见,成为了以巴和平共处的可行方案?以巴问题无疑棘手,但关乎两族人的生活甚至生存状态,切实需要国际社会找出和平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