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开支未足 财爷应推动产业改革开源
财政预算案将于下月公布,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一方面承诺扩张财政支出,支撑本地经济利民纾困,一方面仍然忌惮增加经常性开支,反映司长未肯放弃守财奴角色,亦未能带领香港寻觅经济新增长点,走出困局。
陈茂波在周日(19日)发表的网志重申,由于人口高龄化迅速,及政府提升公共服务的质素,近十年的经常开支远高于收入增幅。按此趋势,公共财政将出现结构性赤字,社会不容易负担。因此,他不同意全民派钱之类的措施。字里行间,陈茂波对于民生福祉的立场诸多避忌,害怕储备迅速枯竭,而且偏好以短期措施应付经济起伏,缺乏长远目光。
开支增幅远高于收入增幅?
网志强调“最近十年政府的经常开支增幅很大,而且远高于收入的增幅”,惟未有明确指出收入是经营收入还是政府收入。经营收入包括税收、差饷、政府收费、土地基金的投资收入等,若以此计算,由2009/10至2019/20预算年度,累计增幅为77.7%,同期经常开支累计增幅为99.4%,两者差异有扩大之势,加上今年度新增纾困措施,亦扩大经常开支。
政府收入则加上基本工程储备基金等非经营收入,若以此计算,由2009/10至2019/20预算年度,累计增幅为96.6%,略较同期经常开支累计增幅为低。而且2009/10至2018/19年度的累计收入增幅均高于经常开支,直至2019/20年度才落后。
即使接受政府说法,过去十年的经常支出的累积增幅跑赢政府收入的累积增幅,也不代表政府应该紧缩民生开支。第一,过往政府开支过份节制,错过早日投放资源纾缓社会问题的时机,积累各项社会问题。第二,储备从2003/04年度起至2018/19年度一直增加,足以应付新增开支。
政府有责任善用公共财政,不能为挽救民望,随便“开仓派米”。不过,对于必要的民生开支,陈茂波须承担责任,而非视为财政“负担”,奢望由“对财政可持续性的长远影响相对较小”的“一次性非经常开支”应付。再者,过往十余年政府推出多项短期纾困措施,诸如多发津贴、补助、宽免公屋租金、差饷等,作用已接近恒常措施。为了令民生福利措施更稳定,政府更容易预算,“一次性”措施更宜过渡成经常开支。
正如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同日在网志强调,决意由十项改善民生制度措施“处理社会深层次矛盾”,同坐一船的陈茂波若要胜出“扶贫攻坚战”,就应更积极改革再分配和安老政策,例如支持彻底落实全民退休保障,避免长者贫穷情况恶化,累积社会矛盾。
筹划增长引撆 从源头救活香港
财政司司长担忧长远财政,诚然态度正确,但陈茂波更应该做的,是引领香港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除了责无旁贷,须带动优势产业去芜存菁,香港更亟需一场产业结构改革,重塑经济面貌,一方面制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为政府提供稳定财政来源。
金融及相关专业服务是香港支柱产业,要巩固优势。与此同时,本地的医疗和科研质素不俗,大有条件带动香港发展。我们不是期望医疗和科技产业在一时三刻成救命丹,而是要长远部署发展。香港的科研商品化步伐缓慢,法例不合时宜,租金和生活开支昂贵,窒碍创新科技发展,亦窒碍香港重振工业。至于医疗,本地技术和服务质素甚有名声,但业界单为照顾本地病人已经分身不暇,不能贸然把之产业化。政府宜先固本培元,积极为医疗科技界别解决问题,再大力推动业界。
周一(1月20日)穆迪降香港评级,归咎于政府应对反修例示威不力。个别评级机构的观察固然非全面,但至少应该提醒了政府,修例风波衍生的政治僵局和街头冲突仍未解决。要令本地和外地人重拾香港信心,安心在香港发展,林郑政府要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