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除牌“汇率操纵国”反映了什么?
美国财政部周一(13日)公布半年度汇率政策报告,指出不应再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与去年8月起将中国列作操纵国相距不过半年。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汇率的“弹出弹入”,不难看出“汇率操纵国”这个概念有如政治工具,所含的技术成份已是少之又少。美国运用“汇率操纵国”的牌头作为政治工具只是一种籍口,即便现在除去“汇率操纵国”的标签,在中美角力的前提下,未来恐怕仍会出尽方法打压中国。
美国对“汇率操纵”执着,来自于1970年代美国货物贸易渐渐由整体顺差转为逆差的时候。美国政客认为美国贸易数据由正转负,是由于其他国家对美国贸易上的不公平待遇,包括收取比美国要高的关税或是其他非关税贸易壁垒,又或是从国家层面故意压低汇率令其货品较有竞争力。1974年美国国会通过《贸易法》,当中的“超级301条款”容许政府对有重大贸易逆差的地区进行调查,并通过谈判或关税等手段要求其减少相关贸易逆差。1988年通过的《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在《贸易法》基础上又增加了“汇率操控国”的机制。美国政府须同比审查,一些美国有巨大贸易逆差的地区有否通过操纵汇率故意将本国货币兑美元的价值压低,不公平地造成竞争优势。
源自1970年代的条款
早在推出这些政策之前,其实已有很多经济学家指出美国的货物贸易出现逆差的最根本原因并非这些条款所指的“不公平贸易”,而是更加结构性的——美国工资比全世界高出太多。按照最原始而简单的自然经济理论,货物贸易尽管为公平贸易,美国也会出现贸易逆差。事过数十年,美国贸易逆差几乎年年增长,客观事实说明这些设想全世界都对美国“不公平贸易”的条款,无助于改善其想改变的问题。
两年前特朗普引用“超级301”条款启动中美贸易战,甚至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与过去几十年的情况也无甚差别。但这些条款只是缘木求鱼,未有正确针对到美国贸易逆差的问题,继续动用这些条款亦自然不能改变此情况。贸易战以来各种数据都说明了关税达不到特朗普及其贸易顾问所宣称的效果。
汇率操纵的客观定义
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不可能几十年仍想不清楚问题。显然,到底贸易是否“不公平”、汇率是否被“操纵”等往往不是重点,所谓的“不公平贸易”已经成为一种政治工具。“汇率操纵国”的标签便是一例。按2015年《贸易便利化和贸易执法法案》,“汇率操纵国”有三个清晰的指标:
一、对美国的双边货物贸易顺差不低于200亿美元;
二、经常帐户盈余不低于GDP的2%;及
三、在12个月内至少有6个月反复净买入外汇,且在12个月内净买入外汇总额至少占其GDP的2%。
中国符合客观定义的第一项,但第二及第三项都不符合。美国去年8月无视中国不“达标”的事实,将中国列作“汇率操纵国”,一般认为是特朗普意欲在贸易战对中国施压。过去半年中国在人民币政策上有何改变,以至让美国认为中国不再是汇率操纵国?与其说是中国货币政策出现改变,这更明显是为了两国签署第一阶段协议铺路。
美国对有客观定义的“汇率操纵国”的政治操作如“搬龙门”,足见美国诉诸各种手段牵制中国。中美虽然快将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但两者的角力很可能继续好几十年,未来中国仍会面对美国以更多不同名义的指控打压。中国除了做好自身发展之外,是否能联合其他国家重新制定一套有客观标准的世界秩序,将是未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