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总理倡四天工作周 香港工时保障落后于人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芬兰总理马林(Sanna Marin)早前以34岁之龄成为世界最年轻国家领袖,成一时国际佳话。虽然其“最年轻”地位快将由再度出任奥地利总理、33岁的库尔茨(Sebastian Kurz)取代,不过马林未有因此而消失于国际传媒之镁光灯下。此名出身于中间偏左社会民主党党的新科总理,近日建议四天工作周,令其再引起关注。

芬兰现时实行五天工作周,每天工作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0小时。该国早于1996年更立法,容许大部份劳工自行调整工时,最多可比雇主要求之工时工作多或少三小时。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打工仔”,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叹羡。如今马林领导之社会民主党鼓励进一步缩减工时,每周工作日减一天变为四天、每日工时减两小时变为六小时,每周平均工时为24小时,缩减近一半。虽然非于国会内立法推动,但马林表示,人民值得拥有更多时间放于家人、爱人、嗜好或文化等其他领域,为国民的工作生涯踏出新一步。

芬兰新总理马琳提倡4天工作周。图为芬兰首都赫尔辛基(Helsinki)。(flickr)

四天工作微软效率升四成

事实上马林的四天工作周建议非甚么破天荒之创举,邻国瑞典于几年前亦试行过每天工作六小时。英国工党去年大选前亦提出,一旦执政将会于十年内推行32小时工作周。法国早于2000年已将每周工时由39小时缩减至35小时。而于私人企业中实行四天工作周之例子亦不胜枚举,新西兰小型金融服务公司Perpetual Guardian早在2018年已经试行。爱尔兰人力资源公司ICE发现推行四天工作周后,员工工作习惯显著改变,减少小休并检查社交媒体。微软于日本之分公司亦于去年中开始实行四天工作周,并发现员工之生产力提升近40%,员工不再需要被迫发放无聊电邮、出席无意义会议,令该政策深受年轻人欢迎。

英国亨利商学院一项调查发现,77%员工称四天工作周令其生活质素大幅提升。瑞典引入六小时工作日后,护士变得更健康、更快乐、更有活力。诚然,与其要困在公司无聊“扮工”,若家长可花这些时间照顾小孩、情人可陪伴另一半、其他员工亦可以发掘其兴趣、持续进修、做运动、参加社区活动、与社会其他群体交流,对于国民之身心健康都是百利而无一害,亦可为下一代提供更多照料及家庭教育,对于国家未来的主人翁的身心建设亦有所裨益。而且缩减工时亦有利自然环境,由于员工毋须再频密上班,亦会减低交通运输带来之碳排放,亦会减少上班时用膳所制造之塑胶外卖饭盒、咖啡杯或厨具。

低工资、长工时环环相扣,单有一项保障无法维护工人权益。(资料图片/卢翊铭摄)

香港超时工作严重

自工业革命起,人类之工作时数已逐渐递减。以美国为例,劳工之每周工时由19世纪中叶的近70小时大幅下降至20世纪初的约50小时。劳工工时在战后停留于每周40小时,却自此一直停滞不前。相反,经济政策研究所发现美国劳工开始用更长之工时赚取同等之工资,1979年美国劳工之时薪中位数为16.36美元,调整通胀等因素后2015年却只有17.33美元,此意味着美国人需要工作更长时间以维持其生活水平,令中低下阶层之负担不断上升。然而同时间美国人均生产总值在战后急升,其经济发展累积之大量财富未有回馈中低下阶层,此也导致贫富悬殊日益严重,中产阶层愈渐萎缩,社会朝向M型社会亦令政治转趋两极,社会愈加不稳,政局因而动荡。要解决此问题之症结除了要在工资增长停滞上落手外,亦有赖工时相辅相成。

英国智库新经济基金会建议21小时工作周,并指缩减工作时数将可缓和失业、碳排放、生活质素不佳、经济不平等、工作过劳、家庭照顾、空余时间不足等不同层面之问题。西方已发展国家近年亦积极推动缩减工时,其中法国人平均每周工作30小时、荷兰人27小时、德国人25.6小时,皆是行风气之先。香港人均生产总值虽然跟以上先进国家并驾齐驱,每周工作时数于2018年仍有44.3之高,五名劳工之中便有一人平均每天工作11小时,平均每周工作55小时。瑞银2016年调查发现,香港人于71个国际城市中工作时数最长。坊间要求标准工时之声音已经历时多年,政府更于2013年成立标准工时委员会,然而经过七年时间仍是只闻楼梯响。芬兰的四周工作天对香港的“打工仔”或许太过遥远,但一个合理之工时标准应是近400万名“打工仔”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