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立会选举观点】回归社区民生 朱凯廸高票当选的启示
朱凯廸成为立法会直选票王,对香港政治生态影响极大。他胜选反映选民重视乡村土地议题,亦支持身体力行对抗强大霸权、针对具体议题的社会工作者和社区斗士。朱凯廸关注本土权益,但并不主张放任妄为、诉诸情绪化的暴力行为,亦不在意识形态上追求不切实际的政治理念;这一点令朱凯廸完全异于其他主张本土“勇武”的激进分子。
我们希望,朱凯廸代表的理性、务实声音,能把社会视点、特别是已然偏歪的本土主流,带回务实而可行的民生议题之上。
朱凯廸自2005年以旧生身分加入中大的“保树立人”运动后,已然成为本土运动的标志性人物。“本土”一词能成为社会焦点,亦是他在2006年组织天星皇后码头保育运动的结果。其后他与菜园村村民并肩守护家园,虽然略嫌蛮撞,但已见他不畏强权、勇于捍卫弱势、关注重心议题不离草根民生福祉的特征。其后他积极参加新界东北发展抗争,力抗由“官商乡黑”勾结而成的强大地方霸权,推动《社区公民约章》,展现无畏无惧的政治家丰采。他主张的理念、推动的运动虽然艰巨,但多属务实可行,也为他赢得新界西选民、乃至香港人的信任。
朱凯廸于基层、前线拼搏多年,深明争取公义之路不能限于前线抗争,更不能诉诸冲动情感,相反,必须透过理性议政的平台,为弱势、草根发声。2011年,朱凯廸成立“土地正义联盟”,尝试把前线抗争的经验与理论,带到建制之内,以理性、务实的方法与政府官员沟通。其后更两度参选区议会,虽然均败阵而归,但2015年所得选票是2011年的5倍,充分反映市民逐渐认同朱凯廸的理念与主张。这次他能在立法会选举中成为票王,某程度上也是意料中事。
朱凯廸大胜,若然与黄毓民、陈云根、陈泽滔等人败阵相提并论,反映出香港相当部分的选民还是十分理性、务实,深知激进、脱离现实的政治主张并不符合香港整体利益。政府须与朱凯廸、刘小丽等人代表的理性、温和本土势力充分沟通,才能疏导激进选民对政府施政的不满。说到底,这才是打压港独势力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