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议会选举】认清区议会角色 切实推动区政革新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反修例风波持续,即将于周日(11月24日)举行的区议会选举变成“兵家必争之地”。政治争议令区议会选情激烈,今届首次出现“无白区”,区区有竞争,人人有得投。但不论参选人来自何方,社会上下都要认清区议会始终属于社区,主要是为民生服务。

民生才是最大“政治”

区议会角色不同于立法会,区议会的参选人应以社区事务为先。在区议会选举中,政治议题不能够是参选人的全部政纲。区议会议程关乎居民生活,处理具体地区政策和社会资源管理才是区议会的“正业”,若用作“政治表态”,肯定背离区议会的存在宗旨。《香港01》向来反对用“黄”与“蓝”二元对立的思维区分香港社会,如果将政治角力带入区议会,使其沦为政治抗争场所,更是极不理想的情况,只会扭曲区议会的角色。

虽然区议会作为接触市民的最前线,理所当然可以成为政治人物的成长土壤,但若有志从政者仅仅将区议会视作“跳上立法会”的政治踏脚石,却是本末倒置。区议会责任不是制订法律、批准公共开支、监察政府施政等“大政治”工作。根据《香港法例》第547章所规定,区议会工作是就地方行政区内的福利、公共设施、地区公共工程、社区活动及服务各方面,向政府提供意见。区议会亦获政府拨款,以改善区内环境、促进区内康乐、文化及不同社区活动。由此可见,区议会的工作是服务社区,是清楚不过的事实。

误解区议会和区议员的角色,把立法会的一套斗争方式搬到区议会,只会招致失败。2003年,香港受到《基本法》23条立法、“沙士”(SARS)疫情、负资产等问题冲击。在政府处理不善下,民怨在当年“七一游行”集中爆发,泛民在年底区议会选举大胜,八成参选人当选,建制则仅仅三成。但是,四年之后,泛民就反胜为败,此后更是无法再在区议会选举里取得甜头。前车可鉴,社会政治气氛或许会一时带动投票情绪,但选民对立法会和区议会的要求截然不同,区议会参选人不能只靠口喊“五大诉求”来蒙混过关。

作为咨询角色的区议会一直职能有限,过去架构更一直限制区会发挥。(资料图片)

区议会权力待扩充

区议会以民生为本,但职能有限,不如过往两个市政局所扮演的地区治理角色1999年之前,市政局及区域市政局分别负责港九、新界两区卫生及文娱康乐服务,市政局拥有全面的财政自主权,收入部分来自税收,及各类牌照费用和出租设施所得的收费。然而,1999年后,政府认为随着立法会和区议会选举日渐成熟,市政局的功能已被逐步淡化,两会能够取代市政局来监察政府的运作。只不过,区议会实质职权无法与市政局相比,无足够实权管理地区事务,也无法直接参与相关法例的制订、执行。

区议会职能尴尬,落得三不像的下场,只能在“康乐组组长”与“街坊保姆”之间寻找位置。远如禽流感爆发以至不同食物安全事故,近如屯门大妈、上水水货客,都显示区议会与不同法定政府机构协调欠佳。小如社区巴士站的公众咨询,也因区议会选区划分细小而闹出“几步一站”的黑色幽默,区议员为求“成功争取”巴士站路经各自选区,能够将政绩写上政纲,不惜令本来有效快捷的巴士路线变得迂回漫长。

区议员在社区政策上的发挥空间有限,也易于使为政治争议在议会内滋长,喧宾夺主。然而,反修例冲突持续了至近半年,社会的深层次结构矛盾愈揭愈深,当中理所当然包括民生的种种沉疴。区议会作为接触市民的最前线,无论谁人当选,都应有所担当,为化解当前矛盾一探出路。一众区议员当选以后需要有所觉悟,在未来提升地区议政的能力,以市民的社区生活作为起点,改革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