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发展乐龄科技乏力 香港人如何安享晚年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11月17日发表网志,形容安老服务的应用科技发展“慢”长,令人焦急。的确,老龄化社会中劳动人口的下降,以及医疗、福利等各项开支的上升,会给社会的财政、人力和空间资源都带去庞大的挑战。而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护老效率,惠及长者及护老者,帮助香港面对银发浪潮的挑战。然而目前政府的规例和对相关产品的资助有限,令乐龄科技产品难以普及。而政府的研发支援不足,也令乐龄科技发展长远缺乏自主性。
乐龄科技是指根据长者的个人需要而定制的创新科技,以弥补长者生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帮助长者可以更舒适、独立地生活。因此乐龄科技可以涉及长者衣食住行多方面,比如帮助出行的智能轮椅、移动健康监控系统、生活层面的智能家居、精神层面的社交机器人等。
乐龄科技为何重要?
预计到2040年,香港65岁及以上的人口将占总人口三成,社会上需要长期照顾的人口大增,单纯指望政府增加在安老院舍方面的投入,无论是在金钱、人手还是空间层面都不现实。正如长期护理成本的推算研究显示,如果将“院舍照顾”作为照料老弱的主要政策,并以来政府作为主要的服务提供者,2036年前长期护理开支将占本地生产总值约5%,高于OECD所有成员国家及地区。而社区照顾方面,现时已存在严重的名额短缺,轮候过长的问题,更不要提老年人口大幅增长的未来。因此若乐龄科技得以长足进步,起辅助性和便利长者的技术可以帮助长者相对独立地留在熟悉的社区中生活,减少入住安老院舍和医院的机会,提高护老效率,舒缓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
从家庭护老者的角度来说,乐龄科技也将成为重要的帮手。香港人工作量大,压力又高,难以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根据社联调查,全港41间地区长者中心于2011年至2012年间共处理10,980宗长者辅导个案,当中三成七牵涉护长者压力问题。而根据政府的人口报告预测,香港社会的老年抚养比例,即指65岁及以上人口数目相对每千名15至64岁人口的比率,也将由2018年的255大幅升至2040年的494,届时家庭护老的压力只会更大。2017社联报告更指出客观的居住问题令家庭护老者面临重重困难。报告显示,成年子女与父母同住的比率只有37.5%,居住于父母居所的步行距离内的子女也只有15.1%,更有16.4%的子女与父母居所相距一小时及以上车程。乐龄产品则可有助减轻负担,解决部分问题,比如平安钟、各种智能监测系统等,有助平衡工作和护老的冲突。
对长者来说,乐龄科技可以改善他们晚年的生活。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显示,96.4%长者都没有打算入住安老院,当中更有81.4%的长者表示,即使日后身体状况变差,仍然希望留在家中而不用入住安老院。因此,辅助性和便利长者的技术,比如智能轮椅,罗致光提到的“自动冲凉机”等,让长者可独立完成原本需要三至四人合作的工作,帮助长者相对独立地留在熟悉的社区中生活,既尊重了长者的意愿,也让他们的生活质素改善及更有保障,减少后续入住安老院舍和医院的机会。
乐龄科技难在哪里?
过往一年,罗致光先后三次在局长网志中提到乐龄科技,似乎已经意识到乐龄科技在社会安老层面的重要性。自2017年起,政府每年举办“乐龄科技博览暨高峰会”,期望公众对此有所认知。2018年12月,政府亦推出十亿元的“乐龄及康复创科应用基金”,资助合资格安老及康复服务单位试用和购置租借科技产品。今年2月,该基金的第一批次的申请中,共批出了3,700多万元,资助超过210个安老及康复服务单位购置或租用合共约870个创科产品。然而为何香港的乐龄科技发展仍如罗致光所形容的“慢长”?
目前,政府对于乐龄科技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推广现成的商业产品层面。的确,乐龄科技产品普遍价格不菲,刚面世的产品尤其价格高昂。比如帮助神经细胞恢复的“希望之手”刚推出时售价约30万,即使其后降价也要20万。而以相对使用范围更普遍的电动轮椅为例,也要逾万元。因此政府除了考虑加大对安老及康复服务租购此类产品的资助,也可考虑对有需要的个体进行资助,比如推出类似“长者医疗券”的乐龄科技产品购买优惠。
然而政府的思维不应只局限于帮助购买,还应帮助商家开拓市场。目前乐龄科技产品由于老年群体的意识和购买力不足,使得商家并不热衷投资。比如市面上现在推出的防撞衣服,本可避免老年人因跌倒造成严重损伤,但由于运动群体的市场更大,所以针对老年人设计的此类产品很少。又比如自动清洁布料更多用于高级酒店,而非长者。因此,如果政府一方面让医疗券计划可以囊括更多乐龄科技产品,一方面资助企业开发长者用户群产品,才能真正将乐龄科技产品的带入长者社群。
同时,政府一些未能及时更新的法例规则也阻碍了乐龄科技产品的推广。比如自动配药机本可释放安老院舍的人手压力,提高效率,但却因为近十年未更新的药物处理手册与规例而不得使用。又比如盲人护理安老院过时的家居及设备参考表,不包括可穿戴性监测装置和GPS卫星定位追踪系统等。即便是电动轮椅也因还未出台速度限制和强制性保险的相关条例,以致发生事故往往难以追责而让人止步。因此政府多部门需合作检视现有的条文规定,营造更利于乐龄科技产品推广的政策环境。
乐龄科技研发不足
然而,政府目前集中与推广已有产品,缺研发支援的策略亦有问题。直接采用海外已有技术难以打造最适合本港长者的产品,容易受限于人。比如日本的辅助式浸浴产品在香港未必有需求,美国的GPS定位鞋需要语言和地图的本土化,但因为香港长者市场较其他地区小,美国企业出于利益考虑未必愿意承做。因此支持本港的乐龄科技研发,长远看来是缔造本港盛龄社会多姿多彩的重要一环。
政府在乐龄科技研发上,予以企业研发的支援不足。首先,研发乐龄科技的公司,在产品研发和改进阶段难以获得融资,容易面临资金缺口的危机。日本政府为了杜绝此类危机,设置了公营的医疗研究所开发机构,加快医疗研发提高生活素质和寿命。美国小型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就以竞争奖励为基础,协助公司在研发、改进阶段度过难关。其次,政府在科研公司的资讯支援上也不足。乐龄科技研发属于新领域、新市场,单靠企业本身难以找到制造商和资讯支援。然而创新及科技局的是有计划最多只为期24个月,显然是不足够也不具有针对性。这些问题不仅仅会影响乐龄科技的发展,更会影响香港整体的创科、研发环境,政府必须予以重视。
人口老龄化是香港无法避免的挑战。在长者人口大幅增加的将来,社会应考虑的不仅仅是老龄人口的基本生理需求,更要考虑到如何缔造更具人文关怀的盛龄社会。乐龄科技的发展不仅能让解决人手、资金、和空间有限的安老窘境,更能帮助长者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是政府必须投入更多的一环。虽然罗致光曾言,60岁也是中年,但现实中许多年过60的香港人已经不便工作,更面对健康问题,政府的安老政策亟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