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工苦为冲突善后 政府保障有名无实?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示威冲突频频,苦了的不止警民,还有一班为其冲突善后的清洁工。政府在周四举行跨部门记者会,总结过去冲突造成的影响,其中食卫局局长陈肇始称已派出逾8,000员工提供清洁服务,并感谢工人不辞劳苦,敬业乐业。然而在称赞背后,一众食环署清洁工仍在毫无保障的工作条件下清洁市容,个人安全、健康备受威胁,政府绝不可视而不见。

清洁工悲歌 政府有听在耳吗?

陈肇始指出,现时食环署每日派出8,000人处理公共清洁服务,但近月示威冲突不绝,除了示威者张贴宣传品与喷漆外,而近日在冲突中更出现如纵火、堵路等情况,导致清洁工的工作量大增,而且不乏难度,他们更往往须通宵工作,以回复街道清洁。

清洁工人在修例风波下工作有欠保障,不但警方在冲突期间,在未有事先通知下发射催泪弹,导致不少食环署员工走避不及,被迫“硬食”,而且事后工人在清洁有关场面时,均没有配备相应的个人保护装备,导致清理如水炮车的残余物时会感皮肤刺痛。有团体如清洁工人职工会早已促请政府正视相当问题,惟政府交出的“功课”似乎亦不尽人意。

陈肇始指出,食环署会评估冲突情况,如有需要会暂停工作,并且安排清洁工到别处暂避。而外判清洁工安全,她称已有指引要求承办商履行合约及法例,为其雇员提供足够防护衣物及装备、安全培训等。另外,署方亦已发出清洁催泪弹的建议指引,当外判工遇见危险品及其他化学废料,可转介署方处理。

食环署每天派出超过8,000名清洁工人善后。

但清洁工人职工会反驳,食环署往往未能及时通知其辖下的清洁工离开冲突现场,甚至称在如10月1日般的公众假期中,根本无法致电食环署查询最新指引。食环署的通报工作效率奇差,而且冲突通常发生于周末公务员休假的日子中,清洁工的安全始终成疑。另外,该会亦批评,食环署根本没有为其清洁工特别追加装备,清洁工仍然以一般水鞋、手套轻装上阵。

外判制度 未来必须改革

更甚者,食环署外判清洁工的个人安危更是难以确保,陈肇始仅称有指引要求外判商提供足够防护衣物,但义务遵守的指引多大程度能成功纠正外判商行为,为人感到悲观。理论上,食环署可靠投标评审中的扣分制度,规管外判商的行为,惟现时扣分制只适用于违反工资、工作时数、未有签订书面合约及自动转账出粮等方面,有否提供适切防护装备及职业安全措施均不列其中。更重要的是,在政府“价低者得”的招标制度下,招标评审着重外判服务的成本多寡,对员工待遇只为次要,外判商为压低成本中标,自然无提供额外装备的诱因。

外判清洁工拆除路障。(赖南秋摄)

清洁工人奋力为社会善后,却无得到应得的保障,政府实在难辞其咎,必须尽快正视其所面对的困境。首先,正如“01观点”早前建议,修例风波前所未有,政府理应将警方行动列为紧急情况,容许清洁工人按情况自行离开,且不当作擅离职守及扣减工资,而劳福局亦须与外判商商讨,要求他们一同遵守。另外,政府必须确保所有清洁工能得到足够的防护装备。当然,外判商固然有责任为其员工提供足够装备,但政府外判制度始为外判商压榨员工的源头,外判商无诱因提供额外装备不无原因。就此,政府亦可考虑负责清洁示威现场的外判清洁工提供装备,以解当前之急,日后再深度改革问题繁多的外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