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灯柱惹私隐忧虑 智慧政府须建基信任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上月底,九龙湾常悦道、启德承启道和观塘市中心50支智慧灯柱投入服务,引发市民有关监控私隐的忧虑。政府上周二(16日)举行技术简介会,指基于社会关注,灯柱部分摄影机功能将不会即时启动,资讯科技总监办公室(资科办)会再进行咨询,取得地区和区议会的共识才会考虑重启。然而,政府还须厘清收集数据的目标及装置分布,改善整体系统的运作透明度,方能在推动智慧科技的同时,平衡市民私隐及安全。

目前智慧灯柱的使用情况。

2017年特首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提出为期三年的“多功能智慧灯柱试验计划”,于中环和金钟、铜锣湾和湾仔、尖沙咀、观塘和启德发展区四个地区,分阶段安装约400支智慧灯柱,目的是配合第五代(5G)流动通讯服务基础建设,并提供便捷讯息服务及收集各类实时城市数据。创新及科技局同年12月发布的《香港智慧城市蓝图》(下称《蓝图》)中,智慧灯柱是推动“智慧政府”的基础设施之一。局方去年初向立法会申请2.7亿以开展试验计划,灯柱可透过各类电子监测器材收集实时城市数据,如气象、空气质素、道路车流等。

遇信任危机 须暂缓功能

然而,大众本已对私隐及政府数据收集有疑虑,加上《逃犯条例》修例争议令政府管治出现信心危机,连带智慧灯柱的政策亦受质疑。随着首批50支智慧灯柱于今年6月底在九龙湾常悦道、启德承启道和观塘市中心投入服务,不少市民忧虑在分布较为密集、覆盖空间广泛的灯柱上安装摄影机、探测器及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有机会被监测行踪及私隐。

另一方面,内地自2014年逐步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当中包括以监控镜头辅助社会信用评分制度,市民因而关注香港政府部门会如使用所得数据。

上周二资科办澄清,智慧灯柱的功能将会分阶段启动。现阶段会使用的功能包括气象资料及空气数据监察等,全景摄影机暂时只会用于交通快拍,4K影像会在灯柱内处理,降低解像度并传送至“资料一线通”,随即删除。三项探测和摄影功能则暂时不会启动,包括环保署以摄影机协助监察非法倾倒建筑废物黑点,运输署的蓝牙交通探测器,以及摄影机收集车牌号码计算不同类别车辆使用道路数量。灯柱虽然已安装镜头,但资科办指不会启动功能,将来新装的灯柱亦不会预设相关软硬件。

经降低解像度后,传送至资料一线通作开放数据发放的交通快拍实图。(来源:立法会文件)

社会另一个疑虑是灯柱的RFID技术,因新身份证具备同样技术,部分人担心灯柱可识别到自己的身份及行经地点。资科办解释,装置只可发出信号的电子标签,其中一个用途是配合视障人士手杖系统作导航,但不能收集数据或读取其他装置的资料。

政府考虑到目前社会忧虑,暂缓部分功能,做法可取,但亦揭示了当局推出的科技应用未充分考虑私隐问题,亦未作充足咨询。

智慧城市的目标是善用科技改善生活质素或解决都市挑战,而过往政府收集的实时城市数据确有助提升社会服务,如公共交通班次、公共服务的轮侯时间等。不过,一旦涉及私隐,市民角色被动,无法限制使用者的用途,因此政府作为数据的收集及发放者,须衡量如何发挥科技的功能的同时,不会成为个人私隐的隐患,并主动采取预防措施。

应针对用途 有限度收集

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强调智慧灯柱的设计无人脸识别功能,亦不会将拍摄所得数据与第三方分享作人脸识别的功能应用,但按计划灯柱收集的数据会在“资料一线通”网站公开,政府无法确保将来4K超高清摄录镜头完整功能启用后,大众或机构会如何利用具个人讯息的数据。若然当局随后增设相关识别技术,资料的储存会更具风险。故此,要确保市民私隐得到保障,政府须从源头小心考虑数据收集的覆盖范围,更精准地设置相关仪器,并避免收集如车牌、人脸特征等牵涉个人身份的讯息。

灯柱本来备有超高清摄录镜头,署方现时指交通快拍将降低镜头解像度,加上暂缓启用摄影机和探测器,令此等设备有得物无所用之嫌,或致浪费公帑。

其实政府的合理做法是预先探讨其他收集有关数据的可行技术,防范漏洞,而非待问题出现才亡羊补牢。例如去年10月政府介绍在科学园的智慧灯柱测试时,便有科技公司提及其设计的灯柱雷达能在没有镜头之下侦测附近车流和人流,可避免所牵涉的私隐问题,最终政府公布的设计却备有镜头,可见政府或许规划疏忽,欠周全考虑。

摄录机日增 须监管使用

事实上,私隐问题并非始于是次的智慧灯柱事件,政府设置摄录机的数目一直有增无减。至今年4月,由运输署及其隧道或管制区营办商管理运作的闭路电视摄影机共有1,470多部,并将于所有主要干线上安装交通探测器;食环署由去年6月起,已在全港115个非法弃置垃圾黑点安装网络摄录机,预计逐步在300多个地点设置网络摄录机;康文署及房屋署的闭路电视分别有4925及640部,分别协助人群管理及监察场地,负责保安及监察高空掷物。

不只镜头日益增加,政府亦有意扩展摄录系统,如将监察摄影机、交通探测器等数据收集系统,与政府庞大的资料库组合、连结、配对,技术上可分析出市民身份及行踪。但现时并没有严密监管机制负责处理资料的部门如何使用数据,处理程序亦不公开透明,加上《蓝图》表明政府将于2020年建立新的大数据分析平台,让政府部门互相实时传送和分享数据,长远而言仍须释除市民忧虑。今次的智慧灯柱,只怕是一个先例。

面对社会诉求,资科办称月内会成立咨询委员会,邀请业内专家及私隐专员评估目前智慧灯柱是否符合私隐指引等。但专家评估只是基本做法,要消除坊间忧虑及解释政策原意,政府还须面向社会大众,作公众咨询。与此同时,当局须尽快交代各类仪器的分布地图,并增加运作透明度,涉及的相关政府部门需交代数据储存方式、用途及使用限制等。

在收集数据后,政府亦要加强监察渠道,如参考美国芝加哥政府推行的智慧灯柱计划(Array of Things),指明将来有任何有关私隐的技术改变,例如需新增收集新的数据类型、图像处理或传感器,需由专家、业界、非府组织及公众参与的监察委员会通过,并由独立顾问定期检讨。

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就闭路电视安装的指引,要求资料使用者需提出充分理据。(资料来源: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

推智慧城市 需政治智慧

智慧城市是全球发展大趋势,但新科技的在地应用需灵活变通。回顾《蓝图》,政府在引入科技、收集及开放数据上欠缺清晰目标及策略,未能疏理发展方向,以及如何运用所得数据解决市民生活及社区问题,亦未见其了解科技研发合作伙伴所需的数据,作出配合。若无法真正使科技政策落地,具体配合社会需求,政府的努力及公帑只会用不其所。

香港人关注私隐,要推动智慧城市及收集数据,本非容易。智慧灯柱要暂缓功能一事,正好反映当局忽略了市民的习惯和忧虑。不论是智慧灯柱抑或修例风波,市民同样担心政府会滥用政策,作不合理之事。

正如资讯科技界立法会议员莫乃光指出,问题在于市民对政府的信任,不能单以技术角度解决。面对这种社会气氛,退一步暂缓政策纵能解燃眉之急,但要从根本重建市民信任,政府更应反省政策制订及落实过程中有否顾及民情,并要以实质措施向市民展示出当局的善意——这正考验管治者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