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的意外冒起——欧洲民主戏一场
欧洲议会选举结束至今已逾月,欧盟各大机构首长继任人选经过各利益团体的多番讨价还价,才渐渐有所眉目。职权类似“欧盟总统”的欧洲理事会主席,将由现任比利时首相米歇尔(Charles Michel)出任;欧洲议会议长由意大利民主党议员萨索利(David Sassoli)当选;欧盟外交事务主管由西班牙外长博雷利(Josep Borrell)担任;而欧洲央行行长空缺将由现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继任。至于争逐最激烈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大有可能由现任德国防长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担任。
欧盟委员会主席职权形同“欧盟总理”,为欧盟中行政机关之首长,也是联盟的元首,比欧洲理事会主席权力还要大,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欧洲大选前,多国政党纷纷主张采用“领前候选人”(Spitzenkandidat)惯例。此制度让欧洲政党在大选前先选一名候选人,然后令在选举赢出最多议席政党的该名候选人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此类似是西敏宫式议会制的选举制度,由胜出政党的党魁自动成为候任首相或总理如出一辙。
上届中间偏右的人民党推举卢森堡首相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为“领前候选人”,结果人民党于大选取得最多议席,容克顺理成章成为欧盟委员会主席。本届人民党则推举德国基社盟出身,受总理默克尔加持的韦伯(Manfred Weber)为“领前候选人”。本来人民党虽然选举受挫,但韦伯仍可以议会内第一大党的姿态晋身欧盟委员会主席,不过却遭属自由派“复兴欧洲”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大力反对。马克龙选举甫结束便跟中间偏左的社会党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anchez)密商,谋推翻人民党的人选,德法的矛盾摆上台面。
另一边厢,走专制独裁作风的匈牙利总理欧尔班(Viktor Orban)因其反移民言论而令其政党遭人民党冻结会籍,令欧尔班掉转枪头,连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组成的“维谢格拉德四国集团”(Visegrad Four)反对任命韦伯。面对内外交迫,默克尔也作出妥协,以中间偏左社会党今届大选中推举的“领前候选人”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出任委员会主席,换取韦伯担任欧洲议会议长一职。不过默克尔此举则遭其人民党党友的反对。同属人民党的成员国领袖,如爱尔兰总理瓦拉德卡(Leo Varadkar)、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Boyko Borisov)、克罗地亚总理普兰科维奇(Andrej Plenković)便坚持委员会主席该由人民党人出任。
结果经过连夜通宵达旦的特别峰会,各方终于决定提名现任德国防长冯德莱恩。不过此提名人选须经过欧洲议会表决,而不少议员已经对此极为不满,认为破坏了“领前候选人”的惯例,一旦冯德莱恩的提名遭否决,欧盟誓必为人选一事再度陷入旷持日久的纷争。而事实上,欧洲各党派建立的“领前候选人”制度,最终碍于大国的干涉及众多利益板块的相争,结果两大党推举的人选——韦伯和蒂默曼斯——从大热门变成了大输家。欧盟委员会主席一职,竟落一名毫不相关的人身上,跟当初选民投票的意向相差千里,可不讽刺。
此次欧盟委员会主席人事任命之争,也暴露出欧盟长久以来的问题。欧盟虽然为一个28个成员国组成的超国家政体,然而政治仍然把持于德法两大国手上,欧盟委员会主席的产生既要得到两国首肯,其政治能量不及两国领袖。当此次德法出现分歧,制度的运作便立即出现问题甚至停滞。而且德法之外,欧盟决策亦需顾及其余成员国,亦令谈判过程繁复,最终在中间落墨的方案,完全脱离了原先的构想,也讨好不了任何人,此次欧盟委员会主席任命可见一斑。
一个月前,拥有逾五亿人口的欧盟举行了一次规模庞大的民主选举。然而在此驾床叠屋的体制中,各国领袖的有形之手横加干涉下,有多少当初的民意,在这些谈判及政治交易中被中和消减呢?毋怪在此庞大拥肿的官僚制度下,指控欧盟独裁,称要还人民真正民主的疑欧民粹声音会不减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