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检讨】改革应用学习 须三管齐下
教育局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6月28日公布咨询文件,包括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学习科目,增加高中学生修读诱因,例如放宽资助、增设实践为本课程、提早于中四选修课程、鼓励专上院校认可成绩等。
咨询建议的大方向正确,然而,社会对应用学习科目信心不足的症结,在于其评级制度及认受性比不上甲类传统选修科。局方必须对症下药,并考虑在主流中学以外重办职专高中,为学生提供多元出路。
须正视认受性问题
应用学习学科(乙类学科)是新学制下高中课程的选修部分,2019年文凭试共35科,例如室内设计、公关及传讯等。应用学习学科著重实用的学习元素,多与职业领域关连,惟其修读人数一直偏低,各科加起来报考人数只占日校考生7.9%。
2019年应用学习学科报考情况
最多人报考三科:西式食品制作、航空学及甜品、咖啡店营运
最少人报考三科:新媒体传播策略、商业数据分析、杂志编辑与制作
日前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咨询文件指,应用学习的价值应更被重视,及被视为有用的选修科目,同时亦是推动多元出路的重要部分,可见专责小组注意到应用学习未受社会重视,并提出改革,值得鼓励。然而,小组部分建议流于空泛,例如鼓励专上院校认可应用学习科目的成绩,却未能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其实,校方、师生及家长未充份肯定应用学习的价值,除了因为认识不足,更基础的原因在于课程本身存在评级及认受性缺陷。要增加诱因,鼓励学生选择应用学习作为选修科目,以配合职专教育,当局始终须由课程的认受性入手,并提供相关课程出路,助家长、教师及学生建立信心。
评级应与传统选修科一致
理想上,应用学习学科与传统选修科应无高低之别。正如专责小组指,应用学习并非只为学业能力稍逊的学生而设;相反,学业能力良好的学生也值得选科,因为应用学习与甲类科目相辅相成,还可让学生从职业和专业领域有关的体验中丰富学习经历。
然而,两类课程的考试评级截然不同。中学文凭试评级制度中,必修科及甲类选修科的成绩分成5个等级(最低1级至最高5级),而5级之内增设5*及5**,反映最顶尖的学生水平。至于乙类科目,现时只设“达标”、“达标并表现优异(I)”和“达标并表现优异(II)”。而根据教育局的标准,“达标并表现优异(I)”只等同文凭试甲类科目第3级成绩,“达标并表现优异(II)”则等同第4级或以上。
2006年,教育统筹局研究职业导向教育时,校长曾认为三级表现水平已足够学生升学和就业之用。但课程运作多年,当局实应检讨。而事实上,不少以大专升学为目标的学生,或视乙类科目为“次等”,倾向选择传统选修科;评级上的差异亦容易予社会乙类课程次一等的印象。故此,正如“01观点”早前指出,当局应将应用学习与甲部科目评级看齐。
科目统整 提升质素
调整应用学习学科的评级,很可能要同时检讨课程设计。而目前应用学习学科的范畴过窄,而且课时只得两年,比起传统学科大不同。就此,当局可研究整合六个应用学习范畴下的科目,例如展示及首饰设计、时装形象设计、珠宝及时尚首饰设计等较接近的科目,合并成一个学科,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课程质素。
再者,正如专责小组也建议,将应用学习提早于中四级推行,这可以令应用学科的课时与传统选修科看齐。如此一来,当局更有理据调整评核安排,改用与甲部科目相若或相同的评级机制。
课程须获资历架构认可
第三,在调整评级以外,课程的认受性还看出路。联招大学的名单中,大部分大学只认可个别学科或视作补充资料,只有教大全面承认应用学习作为文凭试选修科成绩。由于出路较窄,课程难免不获认受。故此,专责小组建议教育局鼓励专上院校在考虑录取学生时,充分认可申请人在应用学习科目的成绩。
另一方面,新学制推行至今多年,至今仍有部分应用学习课程未获资历架构认可。其实早在2014年,推广职业教育专责小组已向政府建议,应用学习课程与资历架构挂钩,让完成课程的学生在获取香港中学文凭资历外,同时获得资历架构认可的资历,以便在相关领域深造或投身相关行业。就此,当局应尽快与各持份者沟通,让课程获得认可。
最后,教育局须明白,文法学校的整体课程未必能完全配合个别学生的兴趣及能力,故应研究于主流中学以外,重启“职业训练高中课程”,并将之与职业导向的高级文凭课程连结,为学生提供更多高中课程选择。这样能让应用学习学科发挥更大作用,真正为香港年轻人提供多元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