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沦为配角的马云性福生活论
近日,马云在阿里巴巴第15届亲友日活动的演讲中,再次发表“惊世骇俗”的言论,激起网民的热烈讨论:
-“工作上强调‘996’的精神,生活上要‘669’。阿里的男人们,在生活中要完成669的硬指标,6天、6次,还要‘久(9)’。”
-“男神就是工作上有996的精神,生活上能完成669的硬指标;女神就是能够帮助并监督男生落实996和669的硬指标。”
这其中涉及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996”压缩私人空间,第二个则是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问题。
食色性也:“996”还是“669”
“工作上强调‘996’的精神,生活上要‘669’。阿里的男人们,在生活中要完成669的硬指标,6天、6次,还要‘久(9)’。”
且先不论马云在公开场合高谈属于夫妻之间的私人话题是否妥当,是否会对在场的人造成冒犯。他所说的“669”并非没有依据。性生活虽然在如今的华人社会中仍是较难启齿的话题,但却不可否认这是人类基本需求的一种,如同吃饭、喝水、睡眠一样需要得到满足。然而问题在于马云的“669”和“996”相违背,揭示出“996”工作制下,员工被侵害私生活的另一重悲剧。
一道简单的计算题,当一名员工实行“996”工作制,每天剩余的时间仅有12小时,而这中间扣除睡眠8小时后,仅余4小时。4小时内,要完成上下班通勤、吃饭、洗澡、杂事处理、甚至加班以及马云提倡的“669”,天方夜谭。
这一道计算题正反映出目前中国,以及香港夫妻目前的婚姻困境。城市青年商会和香港婚姻及家庭治疗协会于2018年5月初于网上发布“婚姻体检”问卷。问卷设计婚姻危机警戒线为66分,即低于66分的婚姻关系可能已亮红灯。调查结果显示,本港“婚姻健康指数”平均数达73分,然而夫妻生活则低于婚姻危机警戒线:夫妻激情只有62分、他/她和我有性行为更只有60分。 香港的高压职场环境下,幸福“669”谈何容易?
食色性也,虽然目前中国社会对于性话题仍较禁忌,但不可否认它是成年人生活中重要而普通的一环,也在婚姻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面对长工时、高压力的社会工作环境,大部分人却连这基本的生活需求都受影响。这样的社会中,“人”究竟是一台工作机器还是有血肉感情的生灵呢?
台前还是幕后?“女神”的困境
抛开“996”与“669”的冲突,再看马云对婚姻中男女关系的定位:
“男神就是工作上有996的精神,生活上能完成669的硬指标;女神就是能够帮助并监督男生落实996和669的硬指标。”
很明显,这样的叙述将女性定位成了婚姻生活的幕后支援者,即女性只是一个辅助的配角。这种定位非常符合传统的女性形象。美国汉学家曼素恩(Susan Mann)在其著作《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中指出清代女性,进入婚姻生活后,其主要的任务之一是为男性营造一个“心力交瘁时可以暂时避入或者彻底退居的一处休养所。”这也正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角色设定。女性在婚姻中,一直被视为幕后的角色,没有自我的定位,因为她的定位是依附在男性身上的。
到了清末民初,当“女性”和“母亲”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时,开始中国历史上几乎第一次的妇女改革时,也没有触及到这种角色定位不平等的根本。当时所提倡的改革并不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保障女子的个人权益和自我发展。而是基于亡图存的急切性,倡导妇女透过所谓“育儿女,治家计”的“天性”,负担“母教之本”,成为“国民母”,终至“民富国强”。也即是说,女性依然是一个辅助的定位,而没有独立的、开放的自我定位。所以我们难以说这是一次彻底的、真正的妇女改革。
或许正因如此,才会在大清已亡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听到马云将女性定位为“能够帮助并监督男生落实996和669的硬指标。”的论调。而更可悲的是,这不仅仅是一种公开的论调,更是社会中的事实。“01观点”早已指出,在各项调查和社会语境中,主流社会仍认为家庭责任主要应有女性承担,而在妇女委员会的调查中也发现“需要照顾家人”、“需要做家务”等家庭岗位和责任是窒碍女性寻找工作的主要原因。
2019,社会的主流思想依然处于“大清”时代,女性只是婚姻的幕后配角,缺乏自我定位,是男性英雄梦想的辅助角色。我们并不是要求每一位女性、妻子、母亲比如走向台前,而是认为台前还是幕后应由女性自己选择。婚姻和家庭不应成为压缩女性个体空间的制度,正如工作不应成为压缩员工私人空间的魔爪。
要想“669”,必须反“996”;要想迎来真正的女性改革,必须破除女性是辅助配角的既定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