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农业园有望明年底落成 产业现代化莫忽视农户需求
政府于2016年决定推动新农业政策,包括在古洞南设立农业园,由渔农自然护理署负责管理,农业园分为两期,共80公顷,其中第一期占地11公顷,农业园发展范围内的常耕农地及复耕现时区内的荒置农地,并设仓库及临时宿舍。食物及卫生局正向立法会申请1.8亿拨款,设立占地约11公顷的农业园第一期,包括约 7.5 公顷的土地平整工程;排水、排污、灌溉等基础建设工程;以及建造长约900米的通道和行人路以连接现有蕉径路,最快今年第三季动工,2020年第四季起分阶段完成;有关工程亦涉及约5.1亿元的收地款项。
本地粮食自给率偏低,政府主动收地并规划农业园值得鼓励,作为资助发展项目,政府宜确保营运质素及效能,与农民合作研究及试验合适的农业科技,促进整体产业更新,有助发展及延续本地农业。当然,农户不应只是项目的执行者,政府应在制定合约条款时,多了解其实际需要,尽量保留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如放宽开垦耕地的年期及耕住合一的规定,减低工程对社区连系及文化的影响。
粮食自给率偏低 农业园促进产业现代化
本港蔬菜自给率曾在1997年达到13.9%,但至2017年蔬菜自给率已跌至不足1.7%,整体食物供应超过90%为进口食品,供应量、质素及价格易受外来因素影响。事实上,本港不缺农地,据渔护署资料,截至2017年农地总面积约为4,400公顷,但当中只有约710 公顷为常耕农地,即占整体约16%,大部分私人地产商的农地均空置、受破坏或被占作其他用途。因此,要稳定本地粮食自给率,须透过政府直接介入,有效利用及管理农田。
是次农业园项目由政府主动收回土地并向农户提供地价补助,确为善政。2017年本港蔬菜生产量约1万5千公吨,日前渔护署指,当整个农业园全面投入服务,估计每年可生产约4,000公吨蔬菜。建设农业园反映政府对促进农业增值的决心,为产业发展踏出第一步,当局宜继续在整体规划上为粮食自给率订定清晰目标。
农业园的目标是协助培育农业科技和管理现代化农场的知识,提高生产力,鼓励其他农场发展及采用现代化的方法营运。新科技固然有助增加产量、农产品的质素,2000年起政府已陆续开展“有机耕作转型计划”、“农业持续发展基金”及“农场改善计划”等协助行业转型,并透过实验农场、资助开办有机耕种课程及讲座等传授有机耕作技术。长远而言,推进农业新科技还须透过不断试验、更新,政府在过程中宜进一步放宽资助申请规限,加强推广行业更新及人才培训。
人本管理莫忽视农民所需 耕住合一应保留
要提高粮食自给率、促进农业商业化,则需考虑行业的技术层面及绩效提升。渔护署会负责监督农业园的日常运作,将成立管理咨询委员会,就农业园的管理和发展,包括农地分配、租约条款、租金厘定等提供意见。作为政府资助的农业发展项目,政府有必要在其运作及管理上确保资源有效运用,与农民签订具指引及监察作用的合约,并可为项目推展作检讨评估。
不过,在直接管理的同时,署方亦应加强人本支援及灵活性。在租约年期方面,署方建议标准租约期为五年,但园内有50公顷的荒置农地,始终需要一定时间及资源投放,有该区农民指,由荒地开垦至适合耕作的农地,约需三年时间,基于耕地土壤的回复情况不一,或需约7年才可稳定地耕种和维持稳定的出产量。若首次签约只得五年,或影响复耕荒地的吸引力及其愿意投放的基建成本,因此渔护署应根据农户及天然环境的客观因素为农户提供更完善的合约保障,以定期检讨农户生产力,提供相应的协助。
此外,在安置受影响农户方面,虽然日前政府指会保留农户在其原址继续农耕活动,并获优先注册,在展开建造或道路工程前,亦会先安排该地段的农户迁移至园内其他农地作业,但政府并未准许其维持现有“耕住合一”的模式,而计划建设40间面积约15平方米的临时宿舍,永久性的留宿设施则将于第二期兴建。
既然政府亦承认农民有住宿需要而建造宿舍,则应了解家庭式农耕对运作及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有社区农场指,本地农民一般凌晨收割,清晨运出批发市场,期间需在农地休息以照顾农作物,并以家庭为单位工作,没有耕住分离则难以为继。再者,政府不应忽略本地农民既有的生活模式及文化,农夫之间互相交流、共享器械及人力资源,是经多年的乡村式聚居累积而成,具人文特色及社区连系,亦承载本地乡村文化,具教育意义。在安置农民家庭上,政府应尽量灵活处理,保留农民的“耕住合一”生活模式,以人为本。政府应累积农区规划经验,让农业园成为保护农地、扶助农业活动永续发展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