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服市民支持明日大屿 政府必先去除两大“思想毒素”
即使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再三解释,外间仍然质疑明日大屿亏大本,拖累本地财政。“01观点”日前提出,将明日大屿定位为商业核心,根本难解居职分离的困局。另一个错误是,政府期望以卖地卖楼收入填回开支,这令明日大屿难以成为民生项目。
更堪忧虑的是,政府过去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往往削减社福、教育等民生开支,明日大屿预计支出庞大,一旦经济逆转,市民或深受其害。政府要说服市民支持填海项目,必须要去除多年来的财政思想毒素,保证不会因明日大屿的财政支出而削减福利开支;另外,明日大屿的公营房屋比例必须进一步提高,不然,项目根本无助解决房屋困局。
要抵偿基建开支 楼房价格难压低
黄伟纶在周日(24 日)的网志指,指政府提出大型发展项目建议,从来都不是为“赚钱”而做,而是满足土地、交通基建需要,同时坚称千亿开支不会掏空库房。
然而,政府的确估算明日大屿是个赚钱项目,对外保证土地和经济活动收入足以抵偿 6,240 亿元工程费用有余。就此,政府开了两张期票,首先,把开支摊分十至十五年支付,减低每年支出,第二,卖地收入将可补回 1,000 公顷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和基建开支,主要来自第三个核心商业区的土地至少 7,070 亿元的收益,以及商业活动带来每年约 1,410 亿元的附加值。
要确保政府收回至少 7,000 亿元,卖地、卖楼收入只能有多无少,如是者,企业、商户、居民都只能继续挨贵楼贵租。
政府声称收入估算已是保守,例如假设私楼平均楼面地价为每平方呎 1 万至 1.2 万元,商业区平均楼面地价为每平方呎 8,000 至 9,000 元。单看这个银码不是很贵,但必须提醒,银码并非楼宇落成售价,即未包括发展成本及利润,而实用呎价又比建筑呎价高。如果经济没有大逆转,日后楼宇的售价只会持续高企,私楼平均售价每呎 1.3 万、1.5 万元,绝非空想。
此等价钱,大概是当下的楼房呎价,而因为列举价钱是平均价,预期有些楼房呎价会更高。明显地,市民和企业不会接受这个价钱,市民已抱怨现一手、二手私楼脱轨,跨国企业更批评中区商厦呎租疯狂,而九龙东第二商业核心区也渐渐重复中区的老路,当一切不变,明日大屿计划只会步中环和九龙东后尘,延续市民苦况。即使多了住宅,多了商厦,呎价却非普罗大众和商户能够负担,何以舒缓居住和营商困境?
过往,官员多番否认政府履行“高地价政策”,辩称地价不是政府收入主要部分,也不是刻意擡高地价,但经明日大屿一役,政府必须承认靠地价收入满足开支将成常态。
若遇经济逆境 政府势压缩民生支出
更重要的是,明日大屿历时十多二十年,经济起伏不能避免。万一工程中后期遇上经济逆转,基建开支就会面临压力,早期投放的工程资金未能及时回笼,新售土地价钱会低于预期,政府财政会有问题。政府到时会陷入两难,若然拖慢计划,就会拖慢屋宇落成期,但若然要如期持续,政府就唯有节流开源,削减其他开支、发债、加征税收。
“01观点”支持扩大政府开支,突破政府开支占本地生产总值两成的枷锁,应付与日俱增的基建、社福、教育、医疗等民生需要。亚洲金融风暴时,政府曾经削减开支,遗害多年,实在难保日后会重现。若然这世纪工程遇上经济逆转,相信首当其冲的是日常基建项目,随后民生范畴也不可避免,拖累民生事务发展。另外,在财政不稳定的时候发债,息率或会提高,加重政府长远负担。政府必须承诺不会因为明日大屿计划而缩减民生开支,才能说服市民支持方案。
明日大屿必须是民生项目 优先解民众需要
事实上,不论是乐观还是悲观情景,明日大屿的融资模式,依赖地价收入填补开支,还有一个弊病,就是政府的建屋大计,脱离不到置业主导的思想遗毒。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去年曾经指出“津助房屋售出后会收回一部分钱”,黄伟纶反驳东大屿会否变成贫穷社区,提出公营房屋除了出租,还包括居屋,又尝试首置楼,差不多涵盖八成家庭。
先旨声明,黄伟纶的回应,似乎有异于长远房屋策略对首置盘的定义,长远房屋策略把首置盘归入私营房屋。就此,局长需要厘清类别,免得市民混淆。
若然首置盘仍属公营范畴,那政府必须回答,为何要强求港人负担高价单位。政府必须认清,当今房屋政策目标,不是如何替港人置业,而是扩大公营房屋比例,且要替港人提供可负担居所。现时订立新发展区公私营房屋主导,不够进取,目标应是全港公营房屋主导(例如占九成),意即包括东大屿在内的新发展区,尽可能兴建公营房屋。
再三强调,填海本无错,一错,错在于东大屿建立商业核心区,无助分担中环商业核心区的交通压力,延续居职分离。新发展区须另觅选址,新界西北是替代地点。二错,错在完全依靠卖地卖楼收回填海和基建开支。政府要招商引资、乐业安居,推动经济,当务之急是提供价格相宜住宅和写字楼空间,减低营运成本。解除砖头重担,香港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