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三届政府 为何青年宿舍仍是一团糟?
打从曾荫权时代,政府已构思兴建青年宿舍,惟延宕多年,直至林郑月娥上任特首,才于去年由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宣布大埔青年宿舍项目即将于今年竣工。青年宿舍计划本意虽好,但却碍于规模有限,只可说聊胜于无,而其执行过程更被官僚的低效办事拖延,实教公众大感失望。而这场闹剧的背后,无非是政府的政策思维因循所致。
政府于2011年,已在施政报告提出青年宿舍计划,向有兴趣机构资助全额的青年宿舍建设费用;计划目标为协助满足青年对拥有自己居住空间的渴望,并希望入住青年能改善生活条件之余,更能为其日后发展作储蓄。政府于2013年率先宣布于上环荷里活道及大埔大埔墟两地进行先导计划;其后陆续增加了另外四个项目,其中最为社会热议的,就是由恒基主席李兆基向保良局捐地兴建的元朗青年宿舍项目。
多年来开展的六个项目,估计所能提供的宿位数目都不过三千,其项目进程更不断延迟,有些甚至未能得知实际落成日期。例如获四叔捐地、于2015年开展的元朗项目,虽近日正式宣布动土,但最新预计须在2021年第三季落成;另外,原料最快于2016年完成的青协大埔墟项目,更是改期不断,最新预计终能在今年完成,导致整个项目从宣布至竣工,总共历时约八年。
青年宿舍兴建进展迟缓,政府显然统筹不力。民政局在过去回应有关计划完工无期的质询,只有笼统地归咎于项目规模、设计、技术要求、规划程序等条件不一。但有议员批评,政府将宿舍兴建交由像民政事务局及志愿机构般的“外行人”处理,效果明显未如理想;根据房委会与房协的经验,类似的房屋项目一般能于五年内完成,而他们亦须面对同样的客观限制,故局方实在难以为其低效开脱。
政府执行低效,固然教人失望,但更值得批评的是政府的政策思维。首先,整个青年宿舍计划建基于一种的恩泽心态,政府声称体谅青年住屋的困难与需要,却没有承担起解决整体青年住屋问题的责任,仅是有限度地供应另类出租房屋以示回应民情,能受惠的青年自然寥寥可数。根本不见政府有为改善社会青年的居住状况构想出任何宏观愿景,而整项计划却是港青不可多求的“恩惠”,大部分青年不是须继续与父母同住,便是于私人市场争扎求存。这种“做吓样”的政策设计,港人自是相当熟悉。
更重要是,青年宿舍计划根本无改整体房屋政策以置业为主的调式。计划只容青年居住不超过一定年数,并希望他们能于入住年期能妥善储蓄,未雨绸缪。惟数年过后,青年的居住前景为何,计划未有明言。在目前“重置业、轻租住”的住屋政策下,租住私楼不但缺乏适切的租务保障,客观上青年始终不具在置业以外更为理性的选择,入住青年宿舍时的储蓄也顺理成章地用作上车。
再者,计划亦会剥夺入住青年轮候公屋的资格,进一步收窄青年日后的居住可能。诚然,在职青年即使获配公屋单位,最终也可能因月入超过入息门槛而未能入住,但这却恰好反映政府如何不愿将公屋分配予青年。港青愈发倾向申请出租公屋,既显示他们未能负担私楼楼价,亦反映青年不欲被置业供款捆绑一生,希望寻找可负担的租住选择。然而所谓的青年宿舍计划,并没有丰富房屋选择的效果,反倒只协助青年在日后置业,根本没有设身处地考虑青年的需要。
政府的青年宿舍计划,当然是聊胜于无。但要真正构建让青年安居的房屋结构,大幅兴建资助居屋及出租公屋,与及适当配合低、中收入青年调整入息限制,才是不二之法。至于地从何来,至少李兆基透过是次计划提供了关键的启示。
回想早年李兆基捐地,不但未能赢来掌声,更获得海量负评,一方面市民普遍对有发展商多年来于新界囤积农地反感,同时亦有论者质疑发展商是否以捐地之名,借政府之力发展附近基建。当然,这些说法始终未有根据,但却反映社会甚为不信官商之间存在不带利益往来的合作关系。建房需地,公私合作又广受质疑,政府动用《收回土地条例》向发展商购下农地,自是最为理想。既然农地可买,政府又具过万亿储备,发展青年住屋又何须发展商多作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