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辣建议老是常出现 社会不应再迷信不干预神话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自2010年起港府陆续起用楼市辣招降温,市场人士不断要求“减辣”;本港楼市去年稍有回落,当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发表在即,一众紧张市道的地产界人士随即要求政府撤辣,甚至有论者认为辣招压抑二手楼供应,令市民难以上车。诚然,辣招的原意之一为控制楼市升势,过去楼价变化明显显示其功效有限;然而,辣招始终有效打击房地产炒卖行为,重新确立房屋的居住功能。当住宅市场高度扭曲,房屋功能只重投资而轻居住,无疑需要政府干预介入,社会绝不应眷恋过去自由放任的地产市场。

港府过去先后引入不同辣招控制住宅物业的需求:政府先于2010年11月推出额外印花税(SSD),向于购入物业后短期转售的业主征税,并按购入至转售间的年期长短设有不同税率。上届政府续于2012年为SSD“加辣”,增加当中税率与转售年期限制;其次,政府于同年推出买家印花税(BSD),规定非本地买家及公司名义买家须缴付额外税款;另外,在2013年,政府首次宣布调整印花税率(DSD),主要提升200万元或以下物业的税率,与及将其余物业的税率加倍,而本地首置买家可获豁免;此项税率在2016年再次更新,一口气将住宅物业的印花税划一上调至15%。

虽然政府以辣招整治楼市,不时被批评为药石乱投、过度干预市场云云,甚至无力阻止楼市暴升,但其实辣招的设计清晰,主要针对控制首置以外的投资买卖行为,而且从实证上亦有效打击房屋炒卖投机,实不像坊间批评般一无是处。诸如控制住宅物业短期转售的SSD,成功令短炒行为绝迹市场,如卖家以确认人身份在物业成交前迅速转售物业(即俗称摸货)的注册宗数于2010年SSD推出前为月均190宗,在实施SSD后随即降至月均44宗,甚至在往后年数陆续减少,导致短炒行为几乎绝迹市面。

政府推出的众多辣招无阻本港私楼价格再破历史高位。(资料图片)

同样地,BSD亦在一定程度上阻挠了境外资金过度流窜本地住宅市场。根据中原地产研究部的数字,按已知买家姓名分析,2011年内地买家(以其姓名拼音分辨)购买本地一手物业的注册宗数占整体比率为29.7%,在翌年第四季实施BSD后显著下降至21.3%,2013年全年数字更只有12.1%。当然,近年相关数字有所回升,估计是市场对有关政策有所消化,而且政策实施上亦存有不少漏洞,如过去常有报道指内地买家先藉本地公司购买物业避税,后以公司股份转让转移物业到其手上。但这都是在政策设计上可作改善的地方,不能因此否定政策原意。

地利根德阁是半山豪宅,本土研究社发现部份单位以公司股权转让形式转售。(资料图片)

去年市道稍稍回落,市场人士随即喊声四起,直斥政府干预过深,要求政府尽早撤辣救市;当中不少人矛头直指SSD,称该税项一直影响二手楼供应,造成二手楼市场交投惨淡,甚至被视为楼价飞涨的元凶;更甚者,不少论者搬出为民着想的姿态,声称二手楼一向为上车人士首选,现二手楼绝迹市场只会使令市民难以置业,故“建言”政府从速减辣,令住宅市场重回正轨,并还市民一个上车梦。

港府过去高度放任房产市场自由运作,不对市场上的过份炒卖行为加以阻止之余,更容许社会买楼致富的迷思不断发酵,住宅的功能才会被投资完全掩过,社会大众的利益多寡更深深镶嵌入地产市道发展之中。这种不干预的“常态”的确为不少既得利益者所喜见,不但物业投资者能藉炒卖操作一本万利,一般置业人士亦能靠其物业升值享受财富增值,更不用说地产业界人士能藉繁荣市道迎来无限商机。可是,这种常态却建基于未能置业者的利益上,失控的投机炒卖或令楼价飇升,导致一般市民的居住成本因而倍增,更遑论尝试登上置业阶梯。

中原城市指数在2018年末连跌13周,显示香港楼市出现调整。(资料图片)

诚然,设立辣招的确无阻楼价飞升,但这乃由过去本地银行长期低息,导致借贷成本极低与买楼的相对投资回报较高,以及全球游资流动资产市场所致,故纵有辣招亦无法抑压市场对地产的炽热需求,楼价才一直“破顶”。政府固然不能寄望单靠辣招便能为楼市降温,但亦不能因此否定辣招在控制物业炒卖上的功能。而且退一步来说,现在减辣根本无助市民置业,毕竟在其消息刺激市道下,楼价水平可望维持、甚至突破高位,公众始终难以负担,更何况高位入市危机处处,市民即能勉强置业亦非为好事。

无论如何,房屋的意义扭曲多时,本港务必需要一场彻底的范式转移,才能重置房屋居住的功能,与其重建地产市场理性的投资环境。实施辣招打击过份的炒卖投资,可谓是走对了第一步,断然撤辣不但无助市民置业,甚至会在房屋政策改革上走上回头路。

诚如“01观点”早已指出,辣招非但不能撤,更须恒常化,以告诫社会自由放任房产市场的时代已经结束。之所以有辣招影响市民上车之说,全因在置业一直“垄断”了市民居住的选择,故被逼受制于业主的投资决定。因此,房策改革绝不应止于辣招,简单来说,政府应致力为市民提供可负担房屋,于未来积极供应公营房屋;并须从速实施全面的租住保障,以扩阔置业以外的居住可能,打破“买抵过租”的无奈局面,丰富市民可负担住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