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中史似易实难 可记得非华语学生的需要吗?
特首林郑月娥提出初中必修中史,已在今个学年落实。由于此前已有逾九成学校于初中独立教授中史科(独立教授意即不将中史与历史或其他科目并作一科),故很少人担忧政策推行的影响。不过,社会显然较少关注非华语学生学习中史要面对的难题。政府声称会成立委员会,以作支援,只是未知各项支援的帮助有多大?
据最新的《中学教育课程指引》,学校每周须分配两节课堂教授初中中史,这新政对绝大部分学校和学生的影响均甚微,但对于不谙中文,兼对中国历史文化所知甚浅的非华语学生来说,却是颇大挑战。这里不是说非华语学生不应学习中国历史,问题是,政府须适切帮忙,使政策不成为学生噩梦。
上周三(11月21日),有立法会议员向教育局提出此问题,局长回应称,政府已成立“支援非华语学生学习中国历史及中华文化专责委员会”,会向学校提供教学策略等建议,并会制定一个经“调适”的课程大纲,以供参考使用。此外,委员会还有一些更“贴地”的支援,例如进行试教、制作样本教材、设计学习活动、编写中英对照历史词汇表等。
这里最值得肯定的,是委员会愿意为非华语学生制作课程。须知道,教学和设计课程是两门不同的专业,若以“尊重校本情况”为借口,要求前线教师自行设计课程,反而是卸责,兼令本已忙得不可开交的教师百上加斤。但话说回来,政府今年5月才公布经修订的初中中史课程大纲,委员会根本不可能赶及在9月前完成任务,结果,前线老师在今年度便注定要急就章“自行操刀”设计课程,证明政策推行得过于急进。这种政治先行、教育为次的思维,将来必须改变。
另一方面,为帮助非华语学生学习中史,教育局计划向有录取非华语学生的中学发放额外拨款,款额为每校两学年共10万元。平均计算,意即每月只有4,000多元,绝不足以聘请额人手,估计学校会用来购买服务,诸如电子学习、考察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当然有助学习,但相对来说,日常课堂更加重要。老师要“由零开始”,为非华语学生设计合适教材,绝不容易,他们既要了解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的难处,更要熟悉中国历史(否则怎能判断那些课程内容较重要,那些相对次要,必要时可舍弃?),甚至其英语能力也要达一定水平。假如学校本身没有合适人手,便要增聘人员了。虽然政府另设有支援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的津贴,视乎学生人数,学校每年可获80万至150万元,但这计划的名目是帮助学生学习中文。为使名正言顺,当局可考虑整合两笔拨款,使学校能更灵活调拨资源,但前提是千万不要因之而让中史科资源“寄居”于中文科之下,毕竟“中文老师必定能教授中史”的误解已经在教育界流传得太久了。
最后,课程指引订明,“中学中国历史科应采用中文作为教学语言”,英语最多只能用作辅助解说。然而,为何要有此限制?按修订后的初中中史课程大纲,该科的课程宗旨是让学生认识中国历史、掌握研习历史的能力、培养优良品德,以及对科目感兴趣,而这些目标根本和授课语言无涉,就算以英语授课,一样能达成目的。事实上,众所周知,西方学界同样对中国历史认识深刻,不少重要学术著作都是以外文写成。因此,就教学效能而言,其实没必要规定非华语学生必须以中文学习中史科。若因语言问题而令他们对这科不感兴趣,反而弄巧成拙。
总的来说,教育局愿意成立委员会,为非华语学生度身订造课程大纲,实是诚意可嘉。只要最终成果非如中文科般,只有一个笼统的“中国语文课程第二语言学习架构”,兼且当局考虑放宽教学语言限制,相信非华语学生一定能够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