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纽约长岛招徕亚马逊 产业转型意识可借镜
香港纵有科学园和数码港,创科却多年不兴,常有人归咎于地少楼贵,吓跑科企。
以生活成本高昂见称的美国纽约市,击败200多个城市,周二(11月13日)获选为电商企业亚马逊(Amazon)新总部。当中政府的产业转型意识,可堪借镜。
总部位于西雅图的亚马逊去年9月宣布,将斥资50亿美元在北美设第二总部,与西雅图平起平坐。计划涉及50,000个就业机会,旋即吸引200多个城市竞逐。
亚马逊先挑选最后20强,并派高层实地视察,最终敲定两个地点——新总部分别位于首都华盛顿以南的水晶城,以及纽约长岛市。
纽约银弹政策引Amazon
水晶城常住人口20,000多,接近联邦政府多个部门总部,位置理想。至于纽约市,无疑是美国商业中心区,近50间“财富500强企业”将总部设在当地,新兴企业Uber和Lyft都在长岛区设有办公室。但另边厢看,纽约市早已发展得密密麻麻,地价不菲,每月生活成本超过30,000港元。权衡利害后,为何亚马逊看中纽约长岛?
一大原因,在于纽约政府积极争取。他们向亚马逊开出合作条件,只要公司在两年内带来3,000就业机会及十年内共25,000个职位,纽约州政府将宽免税务,让亚马逊节省高达15.3亿美元。在一般企业可申领的财政援助外,政府还豪掷5亿美元,资助亚马逊兴建新办公室。
回顾过去,长岛市在工业式微后,一度找不到发展方向。1980年代政府重新规划东河沿岸土地,PS1现代艺术博物馆、Silvercup电视片场、花旗银行等相继落成。至2000年代中期,政府更将多幅土地改为住宅用途,长岛近年已成纽约全市单位落成量最多的地区。
后工业区都可以chill得起
随布鲁克林区的租金直逼曼哈顿,愈来愈多新一代选择迁入长岛市。长岛市近年居民超过60,000,预料2021年更会高达10万人。当地走出工业形象,逐步成为“好chill”的新兴地。毕马威调查亦指出,纽约初创公司吸引的风险投资单季多达58亿美元,仅次于三藩市湾区,即矽谷所在地。亚马逊确认落户后,长岛市IT业有望更进一步发展。
在基建方面,亚马逊于长岛市的选址交通便利,有多条铁路线及巴士站,前往肯尼迪国际机场不用半小时。市长白思豪相信,纽约近年大规模改善基建,是吸引亚马逊落户的原因之一。
再者,正如矽谷有史丹福大学、波士顿有麻州理工,长岛市邻近康奈尔科技园,正好为亚马逊带来专业人才。在消息公布后,前市长彭博明言这是对纽约IT专才的一次肯定。事实上,康奈尔科技园正是彭博任内拍板的私立工程研究项目,至2012年正式运作。亚马逊高层在纽约实地考察期间,亦曾到访科技园。
按合作协议,亚马逊向纽约市政府承诺会提供创业培育空间,扶助有意创业的IT新一代,还会投资学校,提供培训和实习机会。这印证不少研究所指,一个地区的创科业发展有赖龙头企业起牵头作用,凝聚IT专才和促进技术交流。
政府争逐企业合约,在香港听起来可能不习惯,似是官商角色对调。但亚马逊第二总部反映出,美国多个市政府希望产业转型,在后工业时代走向科技之都。这一点,与香港近年的发展不谋而合。香港既有理工大学、科技大学等一流研究学院,亦毗邻创科重镇深圳,但缘何创科始终不兴?单归咎于土地问题,只会简化真象。由城市规划到产业合作,长岛市的经验正好说明,政府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