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管升格大学只是第一关 如何走下去才是挑战
恒生管理学院于10月30日正式升格为私立大学,名为香港恒生大学,是本港第11所大学。恒管争取升格大学多年,终见成功,实属可喜可贺,有舆论“扫兴”地指香港将有太多大学,以至学历贬值,显然昧于事实。无论如何,恒管升格大学只是本港高等教育产业发展进程的其中一步,若要走得更快、更前,还需更多政策配合。
香港不嫌“太多”大学生
政府一直有意发展教育产业,“将香港发展成区域教育枢纽”,相信是不少港人耳熟能详的口号,恒管升格成功,诚有益于高等教育产业。简单来说,本港法例并无为“大学”加以定义,但按《专上学院条例》,院校必须经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认许,才能使用“University”或“Tai Hok(大学)”作校名。换言之,成功升格为大学的院校,不会拥有更多法定权力,但却极具象征意义,反映院校获政府认可其办学及研究能力,可吸引学生报读及学者加盟,有助学校发展。
对于这个喜讯降临,有些人却大泼冷水,认为会加剧学历贬值,又担心本港大学“过多”云云。不过,其实恒管现在以“学院”之名办学,也会颁发学士学位,故原则上升格一事不会“直接”令社会多了大学毕业生。论者或谓升格会加强中学或副学位毕业生报读恒大的意欲,变相增加全港学士人数;这种说法当然合理,事实上,这正是恒管渴望升格的原因,然而,这又有何不好呢?
根据劳工及福利局编撰的《2022年人力资源推算报告》,到了2022年,香港对拥有学士学位程度的人力资源将现50,800短缺;虽说具研究院学历者也可从事该等工作,但即使将之计算在内,人力供应仍只略剩约2,600人。由是观之,诸如“大学生供过于求”、“社会不需要这么多大学生”等说话,不过是直观、情绪先行的见解,没有科学根据。
升格以外 还需更多政策支援
若香港真的要成为“区域教育枢纽”,当然需要更多大学,惟除此之外,还需政策配合,举例来说,当局可放宽自资院校招收内地生的限额。目前,获准从内地招收学生的自资专上院校须确保内地、澳门及台湾学生人数不多于全校学生10%,但众所周知,本港中学毕业生减少在即,要让自资院校持续营运,这道门槛必须调整;再者,不论从大湾区整体规划抑或推动本港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让自资院校招收更多非本地生(现实而言,当以内地生为主),也是好事一桩。
此外,资金援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为帮助开拓专上院校的经费来源,政府自2003年起推出了“配对补助金计划”,凡在计划之列的院校,每成功募得捐款,便可同时获政府补助。在第四至七轮计划中,自资院校均有份参与,但未知是否由于有意见认为政府不应用公帑帮助那些办学能力逊色的自资院校,最新一轮(第八轮)配对计划终不接受自资院校参与。论者的疑虑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如此“一刀切”处理,连表现良好的自资院校(例如树仁大学、恒管等)也受牵连,却非最佳的处理方法,望当局能找到折衷的方案。
最后,较少人提及的,是私立大学在研究方面所需的支援。当局在审批自资院校是否有能力升格为大学时,也会审核院校的研究能力;事实上,尽管有人主张“教研分家”,但无可否认,大学必须具备良好的研究能力。按现制,资助院校和自资院校的研究人员可以参与不同的研究资助局计划,惟研究经费不会随人“过户”;换言之,私立大学较难从资助院校“挖角”,为前者增添发展难关。须知道,邀请重量级学者讲学,是新办院系的惯用策略,恒管邀请著名古文字学家张光裕教授任中文系主任,便是例子。故此,要助私立大学建立口碑,还待政府找到合适的做法,容许某些研究拨款受助人往来于资助与自资院校之间。
协助自资院校发展、推动高等教育产业化,为的不只是个别院校的生存或生意,而是香港整体发展大计的其中一环。拿最简单的一点来说,本地专上院校多了,自然需要更多具研究院学历的人才担任讲师或教授,这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本地研究生毕业后的生计,进而刺激本地人才“读研”,不论对创科、经济,抑或社会精神素养而言,都是好事。所以,随着恒管升格成功,还望会有更多政策出炉,推进教育产业的发展。
延伸阅读︰
【专上教育.倡议(三)】自资评审从严 私立规管从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