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明日大屿”须承担人口压力 填海造地宜惠及市民
特首林郑月娥今日(10日)公布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明日大屿愿景”,研究在交椅洲和喜灵洲附近分阶段填海,建造合共约1700公顷的多个人工岛,首阶段的填海工程预计于2025年展开。填海所得的土地储备预计用作兴建26至40万个住宅单位,供70万至110万人口居住,其中七成为公营房屋,预计首阶段的住宅单位可在2032年入伙。同时,政府将研究以道路和铁路连接屯门沿海地带、北大屿山、中部水域人工岛和港岛北的传统商业中心,并推展一条与北大屿山公路并行的高速公路和扩建龙门路。
东大屿填海计划并非新政,2014年的《施政报告》提出研究开发东大屿都会,2016年的《香港2030+》为计划提出初步概念,建议以填海开拓土地,缔造香港第三个核心商业区发展群,以容纳新增人口。发展局局长黄伟纶早前估计,造地成本约每平方米1.5万元,指若要开发新发区,当中只有2至3成土地会用作建屋,其余均为道路及公共设施等。新一份施政报告未有表明整个计划成本,有消息指,连同交通基建,成本至少4至5千亿。
第三个核心商业区选址东大屿 职住失衡增交通压力
该填海计划选址东大屿,称可透过其地理优势形成交通连接,与港岛传统商业中心区相辅相成,亦可与先进的“机场城市”发挥协同效应。报告指新的运输走廊计划可纾缓现时西铁和屯门公路繁忙时段的挤逼情况,加强香港岛与大屿山之间的交通连系,拉近赤𫚭角机场与香港岛的距离。
确立开展计划前,政府须清楚解释填海计划选址东大屿的必要性,以及造地后的分配制度。现时计划的公私营房屋发展比例虽定为“七三比”,但仍未能解决土地分配不均。“01观点”一再强调,填海的重点在于土地规划,新建土地应优先用于建设公营房屋、社区配套等,降低低密度豪宅区的比例,真正回应市民的居住需求。此外,政府亦宜思考利用新发展区域的土地,建立更完善的房屋体系,如重建“中产公屋”,调整区域的人口结构之余,也为中产阶层提供选择。
此外,作为“机场城市”及第三个核心商业区,政府初步估计中部水域人工岛可提供约34万个就业职位,人工岛的交通基建应配合该区居住、工作、商业及运输需要,以及应付庞大人口压力。以在1,700 公顷土地住满至少70万人计,东大屿都会的居住人口密度将为至少每平方公里1万4千人,加上其他商业活动的需要,来往香港岛与大屿山之间的交通接驳有一定的基建技术挑战,政府若决意发展人工岛,宜留意其负载能力及人口密集程度。比起耗费大量资源发展高难度的东大屿,政府其实有更佳选项。
《香港2030+》显示,香港约有41%的人口居住在新界(不包括荃湾和葵青),但新界只提供全港约24%的就业职位,大部分居民须前往都会区工作。因为居所与职位地点分布失衡,交通也自然拥挤。然而,东大屿现时的设计,不但无助建立居职平衡,更会令核心都会区不断膨胀,令新界人口难免继续涌入都会区工作,构成更沉重通勤压力。与其执着于在中环附近兴建都会区内的第三商业中心区,不如尽早规划在新界建立第一个商业中心区,以一举打破目前居住失衡的困局。
长远而言,土地储备必须配合长远规划,填海等造地计划须考虑人口变化、人口分布、交通配套等技术因素,发展新都会时,应多加现时留意职住失衡的问题,以及地区的负荷,土地分配必须回应社会所需,惠及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