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放缓 何以是问题?
“放缓”近来常被用以形容中国经济发展。内地近年励行去杠杆政策,GDP失去部分借贷增长动力,经济表面数据因而有所下滑。加上中美冲突加剧,贸易战或演变成现代“冷战”,加重经济发展压力,引发悲观情绪。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在数据上似是不争事实。不过,增长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渐趋稳定反或更为健康。然而,经济数据被夸大演绎、正面数据被负面解读时,社会难免过分忧虑所谓“放缓”可能造成的影响,甚至陷入恐慌。只有冷静理解“增长变慢”的本质,才能更真实地理解当前变局。
为何“放缓”会引起恐慌?
以黄金周为例,全国在假期首四天(1至4日)接待国内游客达5.02亿人,同比增长8.8%,旅游收入更高达4,169亿元,同比增长8.12%。数据客观上可说是令人鼓舞,不过,假若有人说去年同期增幅为双位数,再扣上“经济放缓”的标签,更正面的数据也马上蒙上阴影。这并非特例,内地众多经济数据近来也被同样解读。
在经济发展由量变至质变的过程中,表面增长数据在转型早期“放缓”根本合理不过,并不值得惊讶。更何况,纵使“相对值”放缓,但其实“绝对值”还在高速增长。那么,“增长放缓”为何会引起市场的悲观情绪?这可能与资产市场的操作有关。例如在股票市场,股价往往不是反映公司当下价值,而是投资者的预期。在先行投资的概念下,公司增长“放缓”同时意味股价期望落空,引发投资者抛售。
中国经济平稳发展
资本市场习惯这种解读方法,易于过分诠释增长速度减慢的意义。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变慢是不争事实,但即使“放缓”会令资产投资者期望落空,亦不代表中国经济陷入危机。客观而言,与其说中国经济发展衰退,不如说其转趋稳健增长。以GDP为例,受贸易战等负面因素影响,市场下调今年经济增长预测至6%左右,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持6%增长其实已甚不容易。相对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1.5%,或被认为基本因素相当良好的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的3%,这增速也难说是“严峻”。
另一方面,近来有评论认为中国中产收入减少,同时减少品牌、娱乐消费,导致“消费降级”。的确,内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自去年12月起,增长率罕见地低于双位数,5月份更录得近15年来最低的增长率。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中国过去长期快速增长,新晋富人追求物质上的奢侈;长期亢奋过后,经济增长转趋平稳,奢侈消费同时“放缓”也在所难免。
事实上,数据也指出中国消费市场正平稳发展。近三个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保持2%以上的温和、健康增幅,与去年大致相约。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虽然放慢,但仍处于高单位数的增幅,难言市道转差。整体而言,中国内销经济大致平稳发展,切合中国渐渐转为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格局。
经济发展虽然放慢,但因此断言中国陷入经济困境或危机,实在失诸夸大其辞,这更似乎只是符合贸易战下西方主流论述的“方便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