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奖励20万套环保餐具 食肆配套不足仍难外卖“走塑”
即弃胶餐具难以分解,增加堆填区负荷之余,流入海洋更会造成严重生态破坏。现时本港已填满而被弃用的堆填区有13个,环保署2016年公布的《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指,港人年弃5.6万公吨塑胶餐具,发泡胶餐具则有1.4万公吨。
早前报道指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张宇人,在香港电台节目《给香港的信》上表示,港府计划与大型连锁快餐店合作推动环保奖励计划,如消费者外卖食物但未有要求提供塑胶餐具时,就可获得一个印花,消费者储满六个印花可换一套可重用餐具。计划旨在鼓励在职人工在公司放一份可重用餐具,希望此举能大大减少外卖时使用胶餐具。张宇人引述环境局和环保署高级官员指,承诺会为业界免费提供约20万份可重用餐具,如果计划反应良好更愿意加码。
小型食肆配套不足 餐具宜用得其所
现阶段,采取措施协助餐厅及市民逐步减少使用塑胶餐具是全面“走塑”的第一步,但贸然推出印花奖励计划,餐厅需要额外增拨资源安排餐具换领,由存货到设定换领指示,以至客户服务等,增加餐厅的负荷,安排不当可能会造成混乱。短期的礼品换领模式成效有限,即使市民换领到可重用餐具,亦未能确保他们往后外卖时有自备餐具的习惯,20万套餐具若未获善用,最终只会构成浪费。
必须注意的是,大型连锁餐厅有足够资源推动环保措施,更应透过自身的资源付上企业社会责任,但小型餐厅在大量接收市民自携餐具时面对不少营运障碍。早有餐厅提出由市民自备的可重用餐具款式、质量、大小不一,未必适合餐厅盛载食物的要求,例如食物份量及餐盒的受热程度,若餐盒及餐具不洁,影响食物质素,食肆亦担心要为其负责,为保障食物的品质及卫生程度,一般餐厅对市民自备的餐盒会加陪小心,因此不少餐厅并未欢迎或推广自携餐盒。
再者,将饭菜配对到下单的客人手上,本是待应的工作,厨房只负责制作,但由于有指定的个人餐盒,厨房要刻意为不同餐盒的饭菜进行配对,多加一重工序,在午膳时段等繁忙时间,一般厨房未必有足够的人手应付庞大数量的自携餐盒外卖。
奖励计划属于短期的鼓励环保措施,但小型餐厅却未准备好外卖“走塑”的营运配套。推广“走塑生活”固然重要,但现时大众的环保意识已提高,只要餐厅实行方便用家的环保措施,市民亦乐意配合,宣传环保习惯相对而言并非推广“走塑”的关键,在已有的环保意识基础下,如何令可重用餐具方便食肆及用家才是重点。政府应从补助小型餐厅的环保配套入手,作长远的解决方案。
若政府愿意提供20万套餐具,可考虑供餐厅外借,让市民外卖时以按金借用可重用餐具,用后归还餐厅,不但排除了上述大量自携餐具所构成的营运障碍,运作较简单,合符成本效益,也可透过监察确保资助的餐具得到重用。外借服务可在中心商业区的食肆试行,并鼓励业界自愿外借可重用餐具,推动绿色生活。
堂食餐具仍即弃 应杜绝发泡胶、塑胶餐具
除了外卖餐具,不少快餐店仍以即弃包装供顾客堂食,如汉堡包、薯条等,每日将大量不能回收的塑胶、包装纸等送到堆积区。即弃餐具的祸害人所皆知,要求餐厅在堂食服务提供可重用餐具合情合理,商家有企业社会责任,不应只顾自身的商业成本,让整个社会承受其对环境的祸害。同时,政府有责任保护环境,不可任由污染者以个人利益为由妄顾大众福祉。
现时,政府不断强调“鼓励业界逐步实施环保措施”。环保署指其不时与饮食业界联系,鼓励商家只提供可重用的食物容器及餐具给堂食的顾客、避免使用发泡胶餐盒盛载外卖食物,和欢迎顾客自备餐盒购买外卖食物等;香港环境卓越大奖及香港绿色机构认证计划鼓励食肆和提供餐饮服务的机构采取措施,鼓励食客不索取即弃餐具及食物容器。然而单靠“鼓励”未必能直接有效地推动商家实践环保,快餐店不主动提供胶饮管及胶盖只是第一步,多年来食肆使用即弃餐具的风气犹在,长远而言,应按阶段全面取缔即弃餐具,以禁止堂食使用即弃包装为先,及从协助食肆商户入手,逐步规管外卖全面“走塑”。
立法禁止即弃餐具已是大势所趋,台湾当局分阶段减少塑胶餐具使用量,明年起禁止公营部门、公私立学校、百货公司和购物中心、连锁速食店等提供即弃胶饮管,并在2030年全面禁止使用即弃塑胶制品。法国政府亦推出法例,2020年起将全面淘汰塑胶餐具,改用生物原料制成的可降解即弃餐具和杯碟。英、美国等国家也为管制即弃餐具制订时间表,有意在2020年或以前取缔即弃塑胶餐具。随着植物纤维、生物原料等制成的餐具普及,相信日后替代物料的成本会下降,香港政府应跟上国际环保政策步伐,分阶段订立相关规定,杜绝发泡胶及塑胶餐具。
总言之,市民注重环保、自携可重用餐具值得鼓励,但政府在推出奖励计划前,应考虑食肆的负担能力,资助餐具送赠市民或可达短期宣传效果,但用以补助企业外借餐具则可持续环保的营运方式。长远而言,政府应按阶段全面取缔发泡胶及塑胶餐具,鼓励市民源头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