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黄金周前整顿景区 314个景区齐降价 旅游产业将变天?
内地的中秋节与国庆长假期(即俗称的“双节”假期)刚开始,不少人关注国有景区的门票价格。早前国家发改委公布文件,明确规定一批重点的国有景点在“十一黄金周”前,须降低门票价格。对于以往依赖“门票经济”的国内旅行业而言,被硬性规定下调门票价格无疑提供了一个产业转型的机遇。管理当局须一改过于商业化的营运模式,有助景区可持续发展,但国内旅游要成功转型并不容易,管理者须要改变整个管理思维。
国家发改委于六月底发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国有景区下调偏高的门票价格。根据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文件出台至8月29日,位于21个省份、共157个景区的门票已降价,甚或有些景区免费开放予公众;另外有25个省份确定“十一”前降价或免费开放,名单上有157个景区。即合计有314个景区拟/已降价,其中有121个5A级景区、155个4A级景区,包括知名景区嵩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焦作云台山、九寨沟、峨眉山、乐山大佛等。
门票降价为旅游转型创机遇
新华社报道指,在314个景区中,有29个景区的降幅达30%,有些景区的降幅甚至高达80%,减价过百元。游客的门票支出减少意味着景区收入将减少,短期而言,或对营运构成压力。国有景区门票价格过高近十年来为人诟病,在四年前,湖南张家界景区门票已是法国罗浮宫的近三倍价钱;有业内人士又称,游客“重游率”较低。以峨眉山景区为例,根据年报资料,2017年的门票收入占景区收入42.44%;又有内地传媒报道,在多个景区,“门票+景区客运”的收入占景区总收入超过60%。可见,门票收入已成为景区的主要收入来源。
不过,规定景区下调门票有助改善“门票经济”(即景区依赖门票收入维持运作)、管理太过商业化的问题。这更可以逼使管理当局思考,如何拓展业务,以及订立具体的发展方向,吸引更多游客到访,例如推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加强交通配套、维护景区设施等,摒弃以门票收入为主导的管理方针。反而成为了国内旅游转型创造一个新的机遇,即使门票价格下降,但若到访人数增加,景区收入不一定减少,甚或刺激到更多旅客再次到访,有助景区可持续发展,令整个旅游产业向“高质量”发展。
全球各地曾在2001年掀起博物馆“降价潮”,当年英国大英博物馆宣布,馆内大部分展览内容不再收取门票,访客数量大增70%。根据博物馆年报,博物馆的文创产品销售额达780万英镑,成为博物馆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仅次于基金。大英博物馆的网上旗舰店更今年七月在淘宝上线。
产业转型不易 关键在于创新
虽然有不少重点景区已经大幅下调门票,但有个别景区只降几元或以“先涨价后降价”来应对,例如4A级景区北京红螺寺和青龙峡宣布,门票价格由70元(人民币.下同)降至54元,但红螺寺和青龙峡门票原本已经是54元,可算是“不情愿”地回应政策,不愿摆脱旧有、过于商业化的管理模式,属产业转型的一大障碍。加上现时国内旅游产业结构单一,依赖门票经济带动旅游发展,产业要成功转型实在不易,关键在于管理者能否推出创新的旅游产品,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从而提高景区的竞争力。
除了上述大英博物馆一例,其实国内也有成功转型的景区,不须再依赖门票收入。北京故宫博物院是成功转型的例子,虽然故宫实施限制旅客流量,但其开发了近7,000种文创商品,在2015年创下10亿元销售额,其后的年销售收入都能保持10亿元以上,超过门票收入,成功摆脱“门票经济”。具创意的文创产品固然能为景区“吸金”,若能推出贴近潮流的商品更佳,例如将近月受欢迎剧集《延禧攻略》的元素融入文创产品。《延禧攻略》播出后,不少游客慕名而到故宫,在延禧宫外更是见到排队参观的人龙。故宫若能善用各类宫廷剧集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效应,加推相关商品,扩阔消费者层面,文创产品销售有望再提升。
须知道,这项政策不以“一刀切”的方式要求景区门票降价,反而提前三个月公布规定,目的是为管理者预留较多时间作业务调整,希望各地区和景区以“创新价格管理方式”,按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价格水平。但是,仍有不少景区在“大限将至”之时才下调票价,足见他们对旅游转型的决心不大;若要成为转型,须推出创新、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