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加热烟】与传统香烟同样有害 全面禁烟势在必行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立法会秘书处资料研究组本周二(7日)提交《电子烟及热烟草产品对健康的影响》报告,引述了英国卫生防护局的发现,指出加热烟含的有机化学物质浓度高于传统香烟。虽现阶段难言加热烟还是传统香烟的祸害较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加热烟祸害非浅,政府不应将其合法化。为保障公众健康,政府须聆听市民、医学界的声音,制定全面禁烟时间表,勿只顾烟商利益。

坊间一般多指的“电子烟”包含加热烟在内,与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的定义不一。社会主流讨论亦只是指向“电子烟”,包括全球最大烟商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的iQOS,惟iQOS是加热烟,与电子烟不尽相同。根据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的定义,电子烟是电子(非)尼古丁传送系统最为常见的典型形式,通过加热一种溶液传送气雾供使用者吸用;加热烟是透过电子装置高温加热至约摄氏350度(而非点火燃烧)令卷烟产生含有尼古丁和其他化学物质的烟雾,即使用俗称“烟弹”的特制烟草烟支(较传统烟支较幼及短)。

左为电子烟,右为加热烟。

加热烟祸害不比传统香烟小

由于加热烟是市场上的新产品,于2014年在日本推出,现时有关加热烟的研究多由加热烟制造商资助,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立法会资料研究组向卫生事务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整合世界各地的电子烟、加热烟研究,引述了英国卫生防护局的20项研究,其中一项研究发现,加热烟的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浓度远高于传统香烟,与去年瑞士伯尔尼大学初级卫生保健研究院刊登的研究结果相同;而加热烟气雾中的尼古丁含量,是传统香烟烟雾中的70%至84%。

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PAHs)是指一大类含有多环的碳和氢原子的有机化学物质,属环境污染物。PAHs在燃料及有机物质未充分燃烧的情况下形成,如车辆排放的废气、香烟烟雾,被世卫列为已知或潜在的致癌物质。资料来源:食安中心网页

+8

对非吸烟人士来说,摄取到PAHs的主要来源为食物(约占90%),烧焦食物含有较多PAHs,但在一般情况下,即使烤/烧烤/烟熏的鱼和肉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PAHs,PAHs的膳食摄入量都相对较低。不过,对吸烟人士来说,吸烟或是摄取PAHs的重要来源,而加热烟的PAHs浓度又远高于传统香烟,可见加热烟祸害非浅,难言祸害较传统香烟小。

香烟祸害非浅 应拟全面禁烟时间表

特首林郑月娥上月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时,为食卫局的规管方案背书,明言若未来只容许出售危害更大的传统烟草产品,而完全禁绝危害较少的电子烟,将衍生其他问题。若以林郑月娥的逻辑,加热烟似乎比传统香烟危害更大,更须禁售。不过,现阶段仍未有吸食电子烟和加热烟的长期数据,难以断定电子烟、加热烟祸害较小,更不能以此为电子烟、加热烟合法化的理据。

不论“危害较多”的加热烟或“危害较少”的电子烟,都绝非无祸害。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早前指出,虽然电子烟的尼古丁含量普遍较传统香烟低,但电子烟同时含有较高的甲醛及多溴联苯醚等多种可致癌的化学物质;卫生署控烟办公室主管李培文也承认,电子烟祸害不小于香烟,即电子烟也有一定祸害,故此政府不应考虑将其合法化。

此外,业界表示勿将电子烟、加热烟与传统香烟划上等号,传统香烟、电子烟、加热烟固然不是相同产品,但皆对健康有害,应当一同全面禁止发售。上月底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联同香港医学专科学院、护理专科学院等发起网上联署,促请政府尽快就此立法全面禁止,撰稿之际,已有超过2.2万名市民响应。政府须正视医学界的诉求,聆听市民的意见,尽快订立全面禁烟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