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错队友 汤家骅只会离社会愈来愈远
顿成众矢之的,行政会议成员、民主思路召集人汤家骅大概正深感苦恼。不过,相信也没有人会质疑他的抗压能力。只是我们必须提醒,这次针对他的言论风波有别过往。昔日多是民粹作祟,今次汤大状却真的说了一句不容于天下的错话——“我谂无人会想将香港打造成一个公屋城市”。
理性者不容这句说话,是他有颠倒事实之嫌,更有无风起浪之实。翻查过去数年的报章资料,“公屋城市”这个名词极其罕见,更鲜闻有人认真讨论要把香港建成一个公屋城市。这就像是连串撕裂社会闹剧的始端:唯恐天下不乱地搬出本来不存在的伪命题,装上一个欠缺清晰定义、内涵的名词,伺窥社会大众的痛点,然后狠狠地捅下去。激起争议,引起恐慌,撕裂有壳及无壳“蜗牛”,这为了什么?如果汤家骅本无此意,应尽早爽脆收回言论,不应再作多余辩解。
对于不能纯粹理性思考房屋供需的市民——也就是活在水深火热的㓥房、笼屋、板间房等恶劣居所的贫苦大众,这话更是“难听过粗口”。公屋轮候册上有积压逾27万宗申请——苦待5年也未必得见曙光;21万人屈居于㓥房之中,每月含泪“上贡”微薄收入中的大宗份额予业主。他们有要求把香港建成公屋城市吗?没有啊,他们只是要求政府履行治理责任,提供合理的保障性房屋,协助他们摆脱被资本严重扭曲的私营市场折磨而已。把这么合乎人权、切于情理的诉求,夸大成“将香港打造成一个公屋城市”,有必要吗?汤家骅在这里欠贫苦大众情感需要上的道歉。
公营市场从来不是私营市场的天敌。大量增建公屋,从而允许不想参与私营市场投资或投机买卖的市民入住公营租、售房屋的“选择权”,同时适当监管私人市场,使其稳健发展,是真正的宏大愿景。从这角度,若然政府说要把香港打造成一个“公屋主导城市”,相信不会有尚能顾及公义的市民反对。
民主思路中唯私楼是尚的专家不可能承认这点,自然会简单地指摘土地供应专责小组过份聚焦公屋问题,没有让公众聚焦在一个清晰的目标或愿景——当然,土地供关注的也不只是公屋,如此打稻草人是否严谨研究态度,大教授自是心知肚明。但他们是否能说出另一个所以然?微观层面,汤家骅说了一句,“同时应考虑人均居住面积的改善,社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及供经济发展的土地发展”。这句说话本质上不可能有错,但绝不是对急症下猛药。《香港01》也在积极从细节技术上提倡制定最小居住面积。但这只是手段,不是愿景。我们在系列倡议中提出的愿景是达至适足居住权,衡量指标则是构成合理的公私营租售市场——最小居住面积只是其中一个细项,根本一着在于稳定合理供应。这是本末枝节之分。
至于说到大湾区及城市总规这样高的层次去,要求平衡长远规划及当下急需,同样也是不会有错,更是有为政府须正视的问题。但关键还是在轻重之别——相对于解决“冇楼住”的问题——也就是要打破黄子华所说的“牛顿第八定律”,“住好啲”会是更重要的愿景?打破欠缺总规思维的积弊,要比救民于危旦更迫切?纵使多有道理,大众舆论只会视之为“何不食肉糜”啊。解决长远规划及当下急需,实在毋须硬置在二元对立面上,可以两者兼顾而让急者先行。
至于其他所谓的愿景,也不过是拾政府牙慧。民主思路说要发展“东大屿都会”,政府在《2030+》的公众参与文件中说法详尽(且先不论对错),要说两者分别,重点大概不过是增加填海面积。但民主思路可能忘记的是,按现时规划进度,东大屿都会要发挥影响,恐怕要到2040年代。是否把取近水的成果努力,都集中到救远火之上,才算有远见?又借民主思路的话,“东大屿都会必须配备基建及运输设施,连接港岛区、大屿山,甚至大湾区”,既然知道大湾区的重要性,那么要在东大屿建个原都会区的扩张区域,而不知在空间布局上寻求针对性、破格局部署,是哪门子的远见?
再回到房屋问题,我们不妨借用陈豪在《夸世代》金句:“好地地唔得嘅?”本来民主思路强调“起公屋系重要”、“绝对应将公私建屋比例提高至七三比”,就是“好地地”的建议,也是汤家骅本来应该集中论述的重点。可惜的是,受到长年只知强聒房屋增值致富价值,却不愿谈其使民安居作用的“专家”影响,“好地地唔得嘅?”地说出一句万不该说的话。汤本是新界东的民选议员,在这个公屋密集的区域扎根多年,不可能不知公屋的社会作用何其巨大。今日口出诞言,是否受身边智囊影响,大概显而易见。他也该是时候反思身边该留下哪些同路人,才算明智抉择——见贤固然足以思齐,近愚也终会害智。说远点,若然不能思民所思,解民所难,那汤家骅留在行会也没有意思了。跟着某些大教授离地十万尺指点江山,不也就好了?
可见,身边放什么人,对从政者而言实是大哉问。答错了,就容易惹蚁上身,不但为民所厌,立论也难见真知。林郑显然也须慎思这问题。东一句公私营合作,西一句加快农地转换用途,再一句把穷人抛去大湾区,光听怪论都够忙了,还哪能听得进诤言?